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特别论坛将举行

阅读量:4
2013-01-22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
于2013年1月26日(星期六)13:30-16:30
在北京翠宫饭店二层多功能厅举行
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

程  序


13:00 签到
13:30 论坛开始
特邀讲者:李建中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滴
特邀讲者:周志华  博士,南京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在探索中培养计算机学科博士生
特邀讲者:赵  耀  博士,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演讲题目:研究生培养中的质与量
特邀嘉宾:张益民  博士,英特尔中国高级主任研究员
特邀嘉宾:芦东昕  博士,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执行主席:邬向前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
                   CCF YOCSEF委员
执行主席:韩银和  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
                   CCF YOCSEF候任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方式:Email:yocsef@ccf.org.cn;Tel: (010)6256 2503转14;Fax: 6252 7485

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不能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博士?这不是钱学森之问,但却是解决钱学森之问的关键,因为杰出源自于优秀,量变才能产生质变,高校只有在培养出足够多的优秀博士的基础上,才可能培养出钱老所说的“杰出人才”。

自2008年起,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博士学位授予国,目前我国在校博士生已超过25万人,每年授予博士学位的数量超过5万,比美国多出1万多。创新性是博士(生)培养的主要评价指标,而目前这一指标主要体现在有足够国际影响力的学术论文发表上,论文的引用次数直接反映影响力的大小。根据ESI数据库统计,在该库中的论文总数方面,美国排在第1位,而中国虽排在第二,但总数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在平均单篇论文引用数方面,美国排第7,而中国却排105,差距明显。对于计算机学科而言,根据ACM数据库统计,在单篇论文平均引用排名前二十的高校中,美国占了19所,而中国大陆高校最靠前的排名是第73位。仅利用学术论文来衡量创新水平并不科学,但这些数据所反映出的我国优秀博士(生)培养不足的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警惕和深思。  

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我国培养的优秀博士数量不足?优秀博士的培养究竟难在哪里?在2012年度CCF优秀博士论文奖颁奖之际,我们特别邀请到三位CCF优秀博士论文奖获得者的导师和两位分别来自国企和外企的企业界人士就这个问题与您近距离交流互动,与您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点。

特邀讲者 李建中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CCF 会士,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海量数据计算和传感网研究,发表论文200余篇(包括60余篇国际顶级会议和期刊论文),获VLDB等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论文他引总数6400余次,单篇他引最高3660余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5项,省级杰出教学奖6项。担任《IEEE TKDE》副主编、《JCST》、《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学术刊物编委,30余次担任重要国际会议大会主席、PC主席、PC等职务。所指导的多位博士生获得CCF优秀博士论文奖。

特邀讲者 周志华
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CF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IEEE Fellow,IAPR Fellow。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数据挖掘、模式识别等方面的研究。在计算机学科重要国际期刊和顶级国际会议发表论文90余篇,获发明专利12项。先后担任《科学通报》副主编、《IEEE TKDE》、《ACM TIST》、《中国科学》等十余种国内外学术期刊编委,二十余次国际会议主席或领域主席。所指导的多位博士生获得CCF优秀博士论文奖。
 
特邀讲者 赵耀
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信息科学研究所所长,CCF YOCSEF荣誉委员,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研究领域包括图像与视频编码、数字水印与信息隐藏、数字媒体内容理解等。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5项、软件著作权6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973、863、国家自然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等课题30余项。曾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高等学校自然科学奖和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奖等多个奖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所指导的多位博士生分别获得CCF优秀博士论文奖、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北京交通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特邀嘉宾 张益民
博士,英特尔中国研究院嵌入式应用实验室高级主任研究员及实验室主任,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各种新兴嵌入式应用、计算机视觉、多媒体分析及其在智能嵌入式设备的应用和硬件加速方面、人脸识别、物体识别、视频挖掘等。



特邀嘉宾 芦东昕
博士,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3G行业应用业务总工。CCF YOCSEF候任学术委员会委员、CCF YOCSEF深圳(10-11)主席。信产部“十一五”规划软件领域专家, CCF青年互联网创业大赛辅导专家,主持开展中兴通讯公司与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工作。主要研究方向:网络信息安全、软件工程、嵌入式系统及应用。


执行主席 邬向前
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CCF YOCSEF委员,CCF YOCSEF哈尔滨(10-11)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IEEE/IAPR/SPIE会员。主要从事图像/视觉处理、模式识别、人体生物特征识别和医学图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完成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等项目的研究。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并获多项专利。曾获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CCF优秀博士论文奖和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等,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并获霍英东教育基金资助。
 
执行主席 韩银和
博士,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CCF YOCSEF候任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计算机体系结构、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在容错体系结构、片上互连网络、电路测试等方面,已发表SCI期刊论文20多篇,重要国际会议(EI)论文30多篇,授权专利8项。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排名3),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一等奖1项(排名3),中科院院长特别奖、优秀奖各1项,中科院优秀博士论文,CCF优秀博士论文,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还获得了2项北京市科学技术奖,1项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入选了2013年HPCA的程序委员会。

会场方位示意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6号,宾馆电话:010-62628888
乘车:地铁10号线知春里站D出口往东50米即到。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