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通知】2025 CCF系统软件技术论坛
大会简介
嵌入式基础软件是嵌入式信息化装备的中枢神经和核心能力基座。 在万物互联的智能时代,嵌入式基础软件需要支撑多种类型、更大尺度的复杂应用系统,面临边缘侧智能网联场景下的分布式协同互操作、多元算力融合供给、端侧智能推理服务、敏捷能力生成和隐私安全等挑战。
为加速现代化嵌入式基础软件的自主创新与生态构建,CCF系统软件专委会将于5月24-25日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宾馆举办2025 CCF系统软件技术论坛。本届论坛以“智能时代的嵌入式基础软件”为主题,聚焦智能操作系统、边缘侧AI推理、嵌入式云原生、机密计算等方向,凝聚政产学研用全链条创新力量,共探嵌入式基础软件在智能时代的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路径,加速嵌入式基础软件生态的智能化跃迁。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
CCF系统软件专委会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嘉宾介绍
大会主席
参会嘉宾
大会主席介绍
谢 涛
北京大学
CCF会士、CCF系统软件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讲席教授,复旦大学双聘顶尖人才,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软件科学与工程系主任,复旦大学先进计算系统研究院院长,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秘书长,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系正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中国电子学会会士。担任RISC-V+AI算力生态(RACE)委员会主席,RISC-V国际基金会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专委会(AI/ML SIG)主席等。
李运喜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
CCF系统软件专委会执行委员,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副所长,正高级工程师,国家级嵌入式共性基础软件技术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政府特殊津贴。陕西省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长期从事面向安全关键领域的嵌入式基础软件研发,研制成果得到广泛的应用。个人荣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40余项。
参会嘉宾介绍
吕 建
南京大学
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原校长,计算机软件新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南京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化软件方法学。在软件基础理论与方法、网构软件方法学和新型软件平台及其应用方面取得系列成果。
杨孟飞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CCF会士,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空间飞行器系统总体、控制系统、控制计算机和可信软件的研究和开发工作。
王 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CF会士、CCF嵌入式系统专委名誉主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校长,兼任教育部区块链技术应用与评测工程研究中心主任、陕西省人机交互与可穿戴计算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系统与安全、人机交互与可穿戴计算等。
周兴社
西北工业大学
CCF会士、CCF首届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群体智能操作系统国家重点项目专家组成员;陕西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主要从事网络化嵌入式计算与普适计算,分布式计算与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及其应用研究,长期主持相关国家重点基金、国家重大专项以及国防预研等课题,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得发明专利20余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多项,是国家多个研究计划的评审专家。
金 芝
北京大学
CCF会士、CCF监事长,北京大学教授,博士,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常务副主任,IEEE/CCF/AAIA Fellow。主要研究领域为软件需求工程和知识工程。出版著作5部,发表论文200余篇,多次获得ACM SigSoft Distinguished Paper Award以及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任IEEE TSE, ACM TAAS,REJ,ESEM等期刊编委,任《软件学报》执行主编,《计算机学报》副主编。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CCF技术发明一等奖、北京市技术发明二等奖、CCF夏培肃奖、IEEE TCSVC 杰出领导力奖、中创软件人才奖等。
马晓星
南京大学
CCF软件工程专业委员会主任,南京大学教授、计算机学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软件工程、软件自适应技术、软件体系结构与中间件等。研究工作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973/863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等项目资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曾获中创软件人才奖、两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分别为第2、第4完成人)等。
胡春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CCF理事、CCF系统软件专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软件学院院长,北京市大数据科学与脑机智能高精尖创新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云计算与大数据计算的分布式系统软件、网络化软件开发方法及安全攸关软件的智能开发方法研究工作。曾获国家科学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电子学会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获第十四届中国青年科技奖。
郭 兵
四川大学
CCF理事、CCF嵌入式系统专委会主任,四川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NSFC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负责人),IET Fellow,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嵌入式智能系统、边缘计算、工业软件等。
许 畅
南京大学
CCF系统软件专委副主任,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ACM杰出会员。从事开放环境软件质量保障理论、方法与技术研究,在TOSEM、TSE、ICSE、ESEC/FSE和《中国科学》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多篇,曾获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五次、国际会议最佳论文奖四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CCF青年科学家奖和中创软件人才奖等。
彭 鑫
复旦大学
CCF杰出会员、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CCF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主任,《Journal of Software: Evolution and Process》联合主编(Co-Editor),《ACM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Methodology》、《Empirical Software Engineering》、《Automated Software Engineering》、《软件学报》等期刊编委。2016年获得“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2023年入选上海市东方英才拔尖项目,2024年获得“中创软件人才奖”。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软件等。研究工作多次获得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年度最佳论文奖、ICSM最佳论文奖、ACM SIGSOFT杰出论文奖、IEEE TCSE杰出论文奖等奖项。担任2022年与2023年CCF中国软件大会(CCF ChinaSoft)组织委员会主席与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以ICSE、FSE、ASE、ISSTA、ICSME、SANER等会议程序委员会委员。
李青山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CCF杰出会员、CCF软件工程专委会常务委员、系统软件专委会执行委员、开源发展委员会执行委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党委书记,教授,博导。陕西省智能软件工程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西安市智能软件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省级重点学科“软件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联盟研究生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全国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软件工程领域协作组成员。主要从事AI Agent与自主智能软件工程方法、国产基础软件及开源生态构建、高端装备制造软件研发等方向研究工作,主持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千万级研发项目等7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13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6项。
卜 磊
南京大学
CCF系统软件专委秘书长,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2010年在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获取博士学位;曾在CMU、MSRA等科研机构进行访学与合作研究;主要研究领域涉及软件工程、可信软件、形式化方法,研究工作集中在模型检验技术、实时混成系统、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等方面,部分创新性工作发表在相关领域重要期刊与会议如《中国科学》、TCAD、TC、TDSC、TCPS、TPDS、CAV、RTSS、ICSE、ISSTA、ASE等上;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高校计算机专业优秀教师奖励计划、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中创软件人才奖、NASAC青年软件创新奖、MSRA铸星计划等。
刘 烃
西安交通大学
西安交通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博士,教授,智能网络与网络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陕西互联网新技术新应用安全评估中心执行主任。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得2024 ASE、2019 INFOCOM等会议最佳论文奖8项;获得201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及2022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等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获得国家网信创新人才、国家青年人才、陕西青年科技奖等荣誉。
牛建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首席专家,浙江省“全省工业大数据与机器人智能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全球2%顶尖科学家。入选教育部2009年“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访问学者。获得2013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7年宝钢优秀教师奖,188体育app官网: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24年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奖项。主持了国家自然基金、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30多项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包括CCF A类论文50多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10篇,H-index 66,Google引用16900余次。获得MobiCom2024、MobiCom 2022、JNCA2021、PerCom 2020、IEEE System Journal 2018、JNCA 2015、IEEE ICC 2013、IEEE WCNC 2013等10余篇最佳论文,出版学术著作2部,已授权100项技术发明专利。
陈计亮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OS技术专家,有15年OS领域的工作经验,拥有国内发明专利7项,具备丰富的内核设计及开发经验,曾主导调度、内存、动态加载等OS关键特性的自研工作,攻克异构资源的调度难题。目前聚焦智能边缘计算领域,主导嵌入式AI操作系统研发,探索AI与实时操作系统深度融合的创新架构设计,推动AI推理框架在资源受限场景下的效能突破。
杨治昆
浙江宇视科技有限公司
宇视科技研究院副院长、“梧桐”大模型负责人。参与多个省市级重大课题,荣获山东省人工智能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山东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奖项,担任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拥有15年AI领域工作经验,发明专利十余篇,长期从事深度学习、大模型算法的开发及在产业界落地,率领团队在MOT Challenge、KITTI、ReID等多个国际测评中刷新世界纪录。目前研究方向聚焦在行业大模型、大模型轻量化以及算力链技术。
崔西宁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
CCF杰出会员、CCF系统软件、软件工程和嵌入式系统专委会常委,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正高级工程师,工学博士,国军标软件工程技术委员会委员,集团公司标准提升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嵌入式软件标准化专业组委员,航空学会高级会员。先后主持和参加了多项预研、型号和核高基项目。在航电系统体系架构、容错重构、信息安全、嵌入式系统等多个领域有深入研究,先后在多项型号、预研项目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发表论文50余篇,授权专利十余项,编写了集团标准十余项,工信部行业标准HB 5项,主编了《嵌入式系统设计师教程》。获航空学会一等奖1项,部级奖9项、集团级10项;荣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5次。
周 霆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计算所嵌入式操作系统专业新技术方向负责人,正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嵌入式操作系统相关技术的前沿探索、关键技术突破和转化落地工作,先后负责多项国家重点预先研究课题,在多核确定性处理、嵌入式轻量化虚拟机、嵌入式实时容器、混合关键系统、信息安全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近年来开始研究云原生技术在机载嵌入式场景的转化应用,目前已经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大会日程
09:00-09:20
开幕式
09:20-10:50
特邀报告session1
10:50-11:10
合影
11:10-12:00
高峰论坛
12:00-14:00
工作餐(陕西宾馆)
14:00-15:30
特邀报告session2
15:30-15:50
中场休息
15:50-17:50
特邀报告session3
17:50-18:00
会议总结暨闭幕式
参会注册
门票类型 | 参会者身份 | 4.25-5.25 |
CCF专业会员 | CCF专业会员 | ?2000 |
CCF学生会员 | CCF学生会员 | ?1000 |
非会员专业人员 | 非会员专业人员 | ?2500 |
非会员学生 | 非会员学生 | ?1500 |
现在加入CCF,立享会员优惠
会费标准:会员360元/年,学生会员50元/年
注册方式:扫描文末注册二维码进行注册。
联系我们
余冠锋 18592050631
聂智军 13669259081
王 莹 17392586319
周 磊 13991881700
扫码进入大会微官网
扫码进入注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