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5月10-11日,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QCDAC2025)会于深圳福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举行。大会共有22个邀请报告和14个投稿报告,投稿报告接受率为30.4%。参会人员超过300人,参会单位超过120多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10余家。
2025 年是“国际量子科学和技术年”,全球量子科技发展迎来重要节点。5月10-11日,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QCDAC2025)会于深圳福田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举行。本次研讨会由CCF主办,CCF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 粤港澳大湾区(广东)量子科学中心承办,深圳市计算机学会协办。 大会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量子院等高校代表,以及粤港澳大湾区的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中山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代表,还有UT Austin、爱丁堡大学、悉尼大学等海外高校的专家学者。大会共有22个邀请报告和14个投稿报告,投稿报告接受率为30.4%。参会人员超过300人,参会单位超过120多家,其中量子计算企业10余家。 大会开幕式,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副主任周羽出席并致辞,周羽副主任首先对全体参会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与感谢,随后指出: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是一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联合粤港澳三地15家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共同建设,中心大力支持此次会议的举办,期待大家在此次大会中都能有所收获,预祝会议圆满成功。接着,CCF会士、量子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晓明致辞,他表示,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会能落地深圳,离不开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的鼎力支持,离不开组委会成员的共同努力,在此对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指出,本次大会,高者云集,期望通过这次大会,充分展示我国在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领域的最新进展,推动国际合作,助力创新发展。QCDAC 2025程序委员会主席、粤港澳大湾区量子科学中心研究员郑盛根介绍了中心针对国际量子科学和技术年的学术活动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