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的IPv6只是一头热?”论坛将举行
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
于2012年10月27日(星期六)9:00-12:00
在北京翠宫饭店二层多功能厅举行
专题论坛,敬请光临
论坛主题
为什么中国的IPv6只是一头热?
程 序
08:30 签到
09:00 论坛主题演讲
特邀讲者:崔 勇 清华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引擎
特邀讲者:何宝宏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
演讲题目:IPv6的驱动力和问题
特邀讲者:陆肖元 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
演讲题目:IPv6在国家试验床中应用和推广的困局
特邀讲者:黄孙亮 中兴通讯承载网方案总监
演讲题目:IPv6演进的分析与建议
执行主席:徐明伟 博士,清华大学教授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执行主席:王 新 博士,复旦大学教授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报名方式:Email:yocsef@ccf.org.cn;Tel: (010)6256 2503转14;Fax: 6252 7485
如参会请于25日前回复参会回执至yocsef@ccf.org.cn,以便提供会务.
为什么中国的IPv6只是一头热?
2011年2月3日是中国阴历正月初一,互联网号码分配机构(IANA)宣布全球IPv4地址池耗尽。2011年4月15日,除了保留少量地址外,亚太互联网络信息中心(APNIC)所拥有的IPv4地址完全耗尽。互联网不得不面临向IPv6过渡的重大变迁。
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实施宽带中国工程、加快构建下一代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实现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实现规模商用的发展目标。继2011年12月23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决议敲定发展IPv6的路线图,国家发改委也于2012年上半年组织实施了下一代互联网技术研发、产业化和规模商用专项。
然而中国的IPv6似乎只是一头热?学术界着急,运营商不着急;政府着急,用户不着急。目前,绝大部分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和服务提供商缺乏向IPv6过渡的动力。中国IPv6之路将走向何方?
本次论坛,将邀请互联网领域的学者、运营商和设备商代表等,就IPv6在中国部署的相关政策、技术和产业现状,探讨中国推进实施IPv6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坛嘉宾 崔勇
博士,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副教授,国际互联网标准化组织IETF IPv6过渡Softwire工作组主席,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理事。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次、省部级一等奖4次。发表论文80余篇,研究领域为IPv6与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云计算等。
报告提要:报告将从IPv6背景介绍及其主要优势出发,重点将围绕下一代互联网的发展建设,探讨国际前沿最新IPv6过渡技术标准和研究动向,并探讨“IPv6为什么一头热”这一产业界的尴尬问题,为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提供一定思路。
论坛嘉宾 何宝宏
博士,工信部电信研究院互联网中心主任。CCF YOCSEF委员。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专家委(CNGI)副秘书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IP与多媒体委员会副主席,工信部科技委委员。1999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计算计算研究所。长期从事互联网技术、标准、产业和战略等研究。
报告提要:IPv6产生于20年前,那时IPv4还没有商用,宽带、VoIP、视频、移动互联网等还很遥远,互联网技术的一些固有缺陷尚未显现。在扩展互联网地址空间方面,IPv6是外科手术式的长期方案,NAT是止痛药式的中短期方案。与IPv4 NAT和未来互联网相比,IPv6是下一代互联网唯一可以选择的技术路线,是下一代互联网的起点。但因为IPv6的先行者不能先得益,产业界又追求短期利益,决定了IPv6的近期发展会比较缓慢,到10%左右的规模后会爆发式增长。
论坛嘉宾 陆肖元
高级工程师,现任上海宽带技术及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上海下一代广播电视网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上海高性能宽带信息网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副主任,上海市十二五信息领域重大专项预见专家。主要从事宽带网络技术、试验床和宽带应用等领域的技术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或主要项目成员,承担或参与了国家863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际合作项目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
报告提要:IPv6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支撑技术,广受全球各国政府的关注。我国在2004年的“高性能宽带信息网”国家863重大专项中构建了支持IPv6的3TNet示范区,开展了高清IP电视等业务的应用和示范。但是,在3TNet示范区向国家试验床演进发展中,原有的IPv6业务碰到了业务、终端和网络设备等诸多问题。在当前3TNet技术走向下一代广电网NGB产业化的过程中,基于国家试验床开展具有典型意义的IPv6网络技术规模试验和示范,将能有效地促进IPv6技术推广和应用。
论坛嘉宾 黄孙亮
现任中兴通讯承载网方案总监,多年通信行业技术研究和项目经验,负责承载网综合解决方案的总体规划和设计,行业前瞻性技术的预研规划和管理,全球战略市场的分析、规划和推进,以及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输出面向全球市场综合解决方案多项,十多项发明专利,一项PCT专利。
报告提要:IPv4地址的枯竭使得业界在不断推进IPv6的发展,但IPv6的发展是一个全产业链发展演进的过程。涉及到了用户终端,网络,应用内容等。IPv6演进过程中的死锁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用户不着急,内容提供商不着急,网络提供商注重投资回报率。产业链各方的相互等待,导致了IPv6的进程依然缓慢。在运营商网络层面,目前的过渡技术已经聚焦到NAT444和DS-lite这两种过渡技术。搁置争议,扩大规模,产生盈利模式是IPv6产业得到快速发展的关键。
执行主席 徐明伟
博士,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网络所所长,C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技术管理委员会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和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研究领域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互联网路由和高性能路由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
执行主席 王 新
博士,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媒体计算研究所副所长,校园信息化办公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网络服务质量、移动互联网、网络流媒体技术等。曾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现任CCF会刊《计算机应用与软件》编委。
参会回执
姓名 |
|
工作单位 |
|
手机 |
|
Emai |
|
对本次活动的观点阐述(不少于200字): |
|||
我申请参加CCF YOCSEF活动,并愿意按照CCF YOCSEF的规则办事。 申请人: (签字) 2012年 月 日 |
会场方位示意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知春路76号,宾馆电话:010-62628888
乘车:地铁10号线知春里站D出口往东30米即到。
推荐内容
More >>>- · “智联生态,数创未来”第三届CCF中国网络大
- · CSP高分说 | 四川大学林宸:CSP助我夯实基础
- · 188体育投注:申报2025年度CCF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的通知
- · 188体育投注:申报2025年度CCF推荐优秀国内教材的通知
- · 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 · 【会议通知】2025 CCF系统软件技术论坛
- · 绿动算力·超智融合 | CCF HPC China 2025相约
- · CSP高分说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杨一凡:我的算法
- · 2025年度CCF教育专委执委增选通知
- · 2025年CCF量子计算专委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
- · CCF 企智会(苏州)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