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2011特邀讲者七:陈国良
中国科技大学、深圳大学教授,CCF理事兼高性能计算专委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8年6月3日生于安徽颍上,1956年考入交通大学(上海),1961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无线电系计算机专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深圳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
中国计算机学会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主任,享受国家政府特殊津贴。
1973年起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
1981年至1983年,在美国普度大学作访问学者。
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全国首届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系主任和安徽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
国际高性能计算(亚洲)常务理事。
是我国非数值并行算法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他围绕着并行算法的教学与研究,逐渐形成了"算法理论-算法设计-算法实现-算法应用"一套完整的并行算法学科体系,提出了"结构-算法-编程"一体化的并行计算研究方法。他率先创建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是我国并行算法研究、环境科学与工程计算软件等的科研与教学基地,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有一定的影响和地位。
80年代初在国内最早开展了非数值并行算法的研究。在该方面取得了许多国际同期最好的成果,包括分组选择网络、Ben es网络选路算法、VLSI平面嵌入算法和网络最大流算法等;改进了某些图灵奖获主的研究工作,包括改进Yao的选择网络时间界、并行化Knuth的顺序串匹配算法和修正Karp的随机串匹配为确定串匹配算法;在国际上首次分析了(0,d]均匀分布调和装箱算法和二维条形装箱NFDH算法的平均性能。受到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
90年代初在国内早期开展了神经网络组合优化和遗传算法的研究,促进了交叉学科的研究与发展;与国际同期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并行神经信息处理系统,为我国神经网络的教学、研究与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工具与环境。
90年代中期开展了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率先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推进了我国该领域的发展;开发了自主版权的国产曙光并行机"用户开发环境"商用软件,为推广国产并行机应用做出了重要贡献;研制了基于曙光1000的安徽省防灾减灾决策支持系统,在安徽省灾害性天气预报和汛期淮河流域群库优化调度中起了重要作用,产生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他承担了国家级项目15项,已完成11项。发表论文170多篇(他和学生第一作者 110多篇),著作8册,他引540余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共12项,11项排名第一。培养了一批从事算法研究的高级人才,已毕业博士生26名。学风正派,为人师表。
主要研究方向
并行算法,计算机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和神经计算等
主要成果
先后主持完成了10多项国家863计划、国家攀登计划、国家自然基金、教育部博士基金等科研项目。取得了多项被国内外广泛引用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科研成果,发表论文100多篇,出版著作7部,译著5部,参与主编计算机类辞典、词汇5部,主审、主编计算机类各种教材8部。
获国家级二等奖以及部、省、院级一等、二等、三等奖共14项。
推荐内容
More >>>- · “智联生态,数创未来”第三届CCF中国网络大
- · CSP高分说 | 四川大学林宸:CSP助我夯实基础
- · 188体育投注:申报2025年度CCF教材出版资助项目的通知
- · 188体育投注:申报2025年度CCF推荐优秀国内教材的通知
- · 第二届CCF量子线路设计自动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 · 【会议通知】2025 CCF系统软件技术论坛
- · 绿动算力·超智融合 | CCF HPC China 2025相约
- · CSP高分说 | 哈尔滨工业大学杨一凡:我的算法
- · 2025年度CCF教育专委执委增选通知
- · 2025年CCF量子计算专委会博士学位论文激励计
- · CCF 企智会(苏州)技术委员会换届会议顺利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