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U-69:李国杰院士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阅读量:7
2011-06-03

61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承办的吴玉章学术讲座暨信息论坛院士系列专场在中国人民大学信息楼四层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 CCF走进高校”系列活动之一。主讲嘉宾是CCF理事长、我国著名计算机专家、中国工程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科院计算所长李国杰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惠玲教授和科研处副处长牟峰,中国计算机学会秘书长研究员,以及信息学院王珊教授、杜小勇教授、陈红教授等出席了本次学术讲座。本次学术讲座由信息学院副院长孟小峰教授主持。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各学院师生积极踊跃参加,不少学生甚至全程站着聆听了李院士的讲座。

冯惠玲副校长首先代表学校为本次学术讲座致词,介绍吴玉章学术讲座是中国人民大学传播国内外最新学术成果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学术品牌,并指出李国杰院士188体育投注: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的报告对中国人民大学这样一所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学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之后,冯惠玲副校长为李国杰院士颁发了吴玉章学术讲座纪念杯。

信息学院王珊教授为参加学术讲座的师生介绍了李国杰院士。李国杰院士1985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博士学位,1994年获得首届何梁何利基金科技进步奖,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9年获潘文渊研究杰出奖,2000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2001年获得美国普渡大学电机学院杰出校友奖。担任第九届、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现任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兼任曙光公司董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长、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信息技术与新兴产业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学位委员会副主席等职。

李国杰院士报告的题目为“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新阶段”。在报告中李院士用一些事例说明信息技术和产业已进入一个转折期,以苹果公司为例讲述企业关心的重点已从“inside”转到“outside”。通过科学发展史的分析指出,交叉研究已成为科学发展的主流,“计算”已嵌入到科学研究的全过程,形成了新的科研形式。以一些实例介绍社会科学的计算实验方法,解释社会现象也可以模拟,并提醒了信息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研究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李院士讲到要“对未知的认真而谦恭地探索”,引起了师生们极大的共鸣。在报告过程中,李院士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的事例,以及广博的知识不断赢得了师生们的阵阵掌声。在互动环节中,师生们围绕信息科学中人才培养、交叉研究、学习方式等问题展开了提问,李院士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精彩的回答。

李院士长期从事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等方面的研究。主持研制成功曙光1号并行计算机、曙光1000大规模并行机和曙光2000/曙光3000超级服务器,领导研制成功曙光4000超级服务器、曙光5000A高效能计算机,并领导计算所研制成功龙芯高性能通用CPU。这些工作在我国乃至国际上都具有巨大影响力,产生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冯惠玲副校长为李国杰院士颁发纪念杯

 

CCF理事长李国杰院士报告中

 

王珊教授李国杰院士赠送感谢牌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