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您的位置:首页 > 计算机历史 > 动态

从科学家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时代使命下启航:CCF “计算机历史进课堂” 开讲

阅读量:0
hc

6 月 6 日,CCF走进高校在湖北民族大学举行。此次活动不仅前沿学术讲座,还融入了CCF“计算机历史进课堂”,为师生带来了一场学术与历史交融的课程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师生共计100余位师生参与本次活动。报告由湖北民族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唐利明主持。



活动现场播放了《摘取时段演算的桂冠周巢尘“难以计算的贡献”访谈纪录片。周巢尘教授长期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研究,在软件形式化理论方面建树颇丰,是我国分布式程序设计理论研究的先驱者与开拓者之一。其提出的时段演算,为实时系统的形式化设计和验证作出开创性贡献,在国际上得到广泛认可。


周巢尘,1937年生,江苏南汇人。我国计算机软件专家,在软件形式化理论方面做出了系统的、创造性的工作。


随后的讲座中国防科技大学董威教授围绕智能化与形式化共促人机物融合软件自动生成展开探讨;西北工业大学董云卫教授分享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智能化软件漏洞检测的方法;华东师范大学陈仪香教授揭示大语言模型在数学计算与逻辑推理方面的缺陷;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吴志林研究员梳理定理证明自动化发展脉络,强调形式化方法在安全攸关领域的重要性,四位专家从不同角度带来前沿学术成果分享。



本次活动气氛热烈、讲者与听众互动充分。专家学者与湖北民族大学师生的直接对话,不仅带来了创新思维视角,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对形式化方法的浓厚兴趣,还通过 “计算机历史进课堂” 纪录片,让师生们对计算机学科的发展有了更全面深刻的认知。

CCF “计算机历史进课堂” 旨在通过讲述计算机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杰出人物和关键技术突破,让师生们了解计算机科学从萌芽到蓬勃发展的脉络,深刻认识学科发展的历史渊源和未来方向,帮助青年学子汲取前辈智慧,传承创新精神。


难以计算的贡献”是CCF推出的由历史工委主导的“记录计算机历史”访谈系列片。2019年CCF启动“记录计算机历史”项目,面向年龄在80岁以上,学术经历丰富的,为我国计算机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科技工作者,由CCF历史工委组织专门人员通过口述访谈、录音录像、实物采集等方式记录前辈们的辉煌历程和卓越贡献。为了展现创业者的功勋,传承他们的开拓精神,“难以计算的贡献”系列片记录了这些老科技工作者讲述的人生经历和不朽传奇,让大家对中国计算机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不忘我们的来路,铭记前辈的精神。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