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历史进课堂”活动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举办
2025年4月7日下午,CCF中国计算机历史进课堂活动在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图书馆一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在专家们讲座前,先为该校师生播放了CCF“难以计算的贡献”专题片《我国数据库研究和应用的开拓者施伯乐——开拓计算机数据库科研与教学之路》。片中施伯乐老师讲述了早期从事计算机自动转报开发的经历和开启数据库研究和教学的感悟。
施伯乐,1936年生,浙江吴兴人。我国数据库研究和应用的开拓者。因其在计算机数据库和知识库研究与应用方面做出了杰出贡献,2017年荣获CCF“中国计算机事业60年杰出贡献特别奖”。
随后上海交通大学戴国浩副教授、复旦大学韩军教授、山东大学贾振格教授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王超教授开展讲座。通过老科技工作者的纪录片以及专家们现场报告为结合的方式给在场师生带来了启发,前辈们的辉煌历程和卓越贡献以及现场专家的学术交流,让大家对中国计算机的历史有更深刻的了解,不忘我们的来路,铭记前辈的精神,同时有效激发了师生对智能技术领域最新研究成果的探讨热情。促使大家对未来发展方向展开更深入、系统的思考,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视野,也为智能技术领域的学术发展和人才培养注入了新的活力。
为了让学生在进入专业领域的早期就能了解中国的计算机发展历史,CCF计算机历史工委组织相关研究学者、早期亲历者和有经验的一线教师,共同发起“中国计算机历史进课堂”活动。以跨学科的视角,选择与现实紧密相关的专题,帮助同学们了解中国计算机发展史的最新研究成果,掌握本专业在国内的发展脉络,继承和发扬我国老一辈计算机工作者的科研精神和科学精神,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开阔思路和视野。
相关链接:施伯乐:开拓计算机数据库科研与教学之路 | “难以计算的贡献” 访谈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