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CCF@U第1232场:CCF区块链专委走进上海交通大学

2025-04-10

2025年4月2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珠宝,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与中国计算机学会区块链专委会联合承办的“走进高校”活动在上海交通大学顺利举行。本次活动是两大学会在区块链领域的首次深度联动,旨在推动学术交流与技术创新。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主任委员蒋昌俊,CCF区块链专委会荣誉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区块链中心首席科学家斯雪明,CCF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孙毅,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总干事李颋等重磅嘉宾出席活动。清华大学研究员段斯斯、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曹晟、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阮娜分别作主题报告,为与会者呈现了一场区块链技术与应用的思想盛宴。

 

图片1

此次活动由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学院吴帆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区块链中心副主任王磊教授共同主持。

首先由吴帆教授致欢迎辞。他表示,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基础设施,深刻重塑数据流通与信任机制,高校作为技术创新的源头,更需要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推动技术落地应用。

图片2

吴帆

在随后的致辞环节,蒋昌俊院士从国家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区块链技术对保障数据安全、促进要素流通的核心作用。斯雪明教授则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区块链中心的实践经验,分享了区块链在数据确权、隐私计算等领域的突破性成果,并呼吁学术界加强跨领域合作,共同应对技术挑战。

图片3

蒋昌俊

图片4

斯雪明

在致辞的最后环节,中国电子学会区块链分会总干事李颋CCF区块链专委会秘书长孙毅共同表示,本次联动活动是两大学会深化合作的起点,未来将建立长效交流机制,通过学术论坛、技术沙龙等形式,加速技术成果转化,服务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

图片5

李颋

图片6

孙毅

在随后的专家报告环节,三位青年学者聚焦区块链技术的前沿探索与产业痛点,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

清华大学研究员段斯斯在《区块链安全及经济激励》报告中,系统剖析了区块链共识机制中的安全漏洞与经济模型设计难点,提出多维度动态激励策略,为提升链上生态稳定性提供新思路。

图片7

段斯斯

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员曹晟以《基于可修复喷泉码的区块链分片技术研究》为题,介绍了一种新型分片架构,通过可修复喷泉码技术优化数据存储效率与容错能力,为高并发场景下的区块链扩容难题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图片8

曹晟

上海交通大学副研究员阮娜在《基于区块链的数据流通安全底座》报告中,展示了团队研发的区块链隐私保护框架,该框架通过差分隐私等传统隐私计算技术与特征学习、联邦学习等深度学习方法结合,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已在能源领域取得示范性应用。

图片9

阮娜

活动期间,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区块链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与实际场景的深度融合。两大学会将以“走进高校”系列活动为契机,搭建产学研对接平台,推动基础理论研究与技术应用“双轮驱动”,培育复合型人才,助力我国在全球区块链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