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吕梁优秀教师北京之行感想选登

阅读量:5
2014-07-22

2014年6月23日至6月30日,29位吕梁优秀教师和校长在CCF资助下,在北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和观摩,他们纷纷表示收获匪浅,愿意扎根山区教育,将先进的理念分享给山区的孩子们。

以下为吕梁优秀教师与校长的北京之行感想节选:

一个星期的学习时间虽然短暂,但每一天都很充实、有意义,我们近距离的与专家接触,感受教育专家的魅力与风采,聆听专家的理论和经验,分享北京校长的成功与快乐。通过参观北京教育学院附属丰台实验学校和北京东交民巷小学,我们领略了名校的风采,感悟了北京学校的办学思想、特色以及浓厚的文化氛围。通过短暂的学习,不仅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更丰富了思想。这其中有新知、有释疑、有感慨,也有困惑后的启示,更加坚定了自己以后教学工作的目标。

——王芳芳(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城镇小学教师) 

CCF的专家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是我对北京的第一印象。他们高尚的人格感染着我,他们向我们传递了对教育问题的关心、对提高贫困山区教育的信心。作为山区教育工作者,我们哪里还有不好好工作的理由?任何的抱怨在他们那里是那么的不值一提。希望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能够感染身边更多的人,让我们的社会能在健康中前行。

——薛宏福(吕梁方山县开府寄宿制小学教师)

6月25、26日,我们在北京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小学和东交民巷小学参观,学校的教师为我们作了示范教学,学校领导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学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教学方法。这两天对我们而言真是收获颇多,北京学生的灵气、北京老师的亲切、北京学校的管理理念无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思考。我们一定会将在北京感受到的一切传递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也有这般的灵气。感谢中国计算机学会对山区教育的关心,我们将怀着感恩之心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

——刘丽艳(吕梁石楼县南城明德小学教师)

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每当去一个景点游览,我都能感到浓厚的历史气息。我总是想,这些只能在课本上看到的画面,如果能让学生也看到是多么的美好啊!自己很渺小,似一粒沙,似一滴水,但也能撑高楼,润良田。

——张彩梅(吕梁石楼县马村明德学校教师)

北京之旅已经结束了,可是我们仍然在感动着、深思着。

让我们感动之一的是CCF一直坚持吕梁山区教育扶贫社会公益活动。从2001年开始,杜子德秘书长每年都会组织吕梁教育扶贫支教团,进入吕梁贫困山区开展教育扶贫活动,14年来足迹踏遍了岚县、方山、临县等许多贫困地区,14年的行动与跋涉、14年的信念与坚持,天下之事不难,难在持之以恒。14年来,他们坚持教育扶贫,从给贫困地区捐钱捐物,到送教育、送知识,从扶贫到扶智,通过对教师的培训和讲座,改变教师的观念,让其影响下一代。杜秘书长的一句话让让我们铭记和感动:“即使只有我一个人,我也会坚持来吕梁扶贫。只要我们有正确的信念,找到正确的方向,坚持不懈的走下去,一定会成功,星星之火一定会燎原。”

让我们感动之二的是校长论坛上资深专家们的谦逊和智慧。这些专家、教授们不仅学术水平高,而且乐于分享和奉献,他们风趣幽默、侃侃而谈,他们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我们山区教师平易近人的点拨,使得大家都有很大的收获,纷纷表示不辜负他们的期许,要扎根山区教育,服务山区人民,把在北京期间所学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奉献给吕梁山区的教育事业。

让我们感动之三的是CCF的浓浓的关怀和情谊。他们为我们考虑得非常周到:发两件衣服以便换洗、酒店安排在会场附近、用餐选择晋菜风味的饭店……无微不至的关怀让我们感到如归家般的温暖。CCF为与我们山区教师和校长“架起了教育无界的桥梁,聆听了窗外声音”,带给我们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与新的希望!“事情不大,但要坚持。希望这些老师回去讲讲北京的故事,希望更多的有爱心的人参与。”杜子德秘书长一句朴实无华的话发人深省。

当然,这次北京之行也有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也许我们在为山区和条件与北京条件之间的差距而摇头,也许我们在为山区学生与北京学生见识的天壤之别而叹息。是的,这些的确存在。但是面对落后的现状,我们该如何做?我们又做了多少?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新玲给了我们很好的回答:面对这些环境我们不应只是抱怨,我们应思考如何改变现状。我不禁想起北京东交明巷小学的校长,她能在自己就任以来把学校推向更高的起点,把素质教育实行的那么到位,把学校的文化底蕴打造的那么浓厚。也许许多人都会说:这是我们环境所不能比的。但这足以说明她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不由得愧问自己,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又做了些什么?我们对教育的爱有多少?我们对学生的爱又有多少?

关键还是我们的观念问题。杜子德秘书长说过:“信息技术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先进设施并不能改变教育落后的面貌。那些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所欠缺的不是计算机,最欠缺的是具备基本素质的教师,是学校、教师对教育本质的理解,是基本的教育方法。”所以,作为农村教育工作者的我们,应该去掉浮华,为了大山的希望,为了孩子们的明天,静下心来扎根山区教育事业,既然选择了山区教育,就选择了一生的艰辛,一生的重任。让我们用我们的爱与责任,让我们凝心聚,众志成城,用CCF的崇高的思想境界,立足于吕梁,扎根于吕梁,奉献于吕梁,为吕梁的教育明天而努力奋斗。

虽然北京之行已经结束,但从中获得的体会和收获将会继续激励我们不断进步,为农村教育的明天不懈努力。我心中有很多感慨,总感觉拙笔未能完全表达,再次感谢CCF计算机学会所有热心人的奉献,向他们致敬!

——郭秀珍(吕梁市岚县社科中心小学校长)

 

相关链接和报道:

2014 CCF吕梁优秀教师颁奖会在京举行

2014 CCF北京吕梁中小学校长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青年报:吕梁村校:条件好了,办学难了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