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亚太网构软件研讨会在长沙召开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软件工程专委会和系统软件专委会协办,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承办的第五届亚太网构软件研讨会(The Fifth Asia-Pacific Symposium on Internetware,会议编号CCF-TC-13- 24)于2013年10月23-24日在长沙市圣爵菲斯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5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与CNCC共同举办的网购软件论坛吸引了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与交流和讨论。
本次会议共收到投稿论文52篇,其中50篇论文通过形式审查,按照每篇论文不少于3个评审意见的原则进行网络评审。最终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的42位审稿专家完成了163个评审意见,意见共29047字。9月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了PC会议,最终录用报告论文15篇,录用率为28.8%,另外还录取了短文19篇。会议得到SIGSOFT资助,论文集在ACM ICPS出版。会议最终向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Informatics推荐了6篇邀请报告及优秀论文。
本次会议主要分4个内容:邀请报告、论文报告、短文展示和论坛。
邀请报告:会议安排了4个高水平的邀请报告:美国迈阿密大学Brian Blake教授作了“Web-Scale Workflow: The era of Services and Big Data”报告;香港科技大学的Sching-Chi Cheung教授作了“Finding Energy Waste in Android Applications”报告;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Wei-Tek Tsai教授作了“thoughts on Testing and TaaS(Testing as-a-Service)”报告;英国巴斯Spa大学的Hongji Yang教授作了“Internetware: A Paradigm for Uniting”报告。
论文报告:15篇长文分为5个Session,分别是:Modelling、Architecture and Mechanism、Resource Mining and Management、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和最后的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Cyber-Physical Systems. 论文作者分别作了精彩的报告。
短文展示:本次会议录用的19篇短文分别制作了精美的Poster,由会议承办方统一制作,穿插在会议、茶歇中间,也进行了充分的展示和交流。
网构软件论坛:会议与CNCC合作,共同举办网构软件论坛。4位特邀讲者分别从各自的领域作了精彩的报告:IEEE Fellow、香港中文大学Michael R. Lyu教授的“Service-generated Big Data and Big Data-as-a-Service”、OW2 CEO Cedric Thomas博士的“Why Cloud Computing Interoperability Matters”、英国格拉斯哥大学Huaglory Tianfield教授的“VM Consolidation for Green Cloud Computing”、北京大学谢冰教授的“Software Reuse: Changing from 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 Knowledge Driven Development”。Panel部分还邀请了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Wei-Tek Tsai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的Sching-Chi Cheung教授参加。网构软件论坛非常成功,吸引了300多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参与交流和讨论。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