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021-06-01 阅读量:0 小字

CCF YOCSEF武汉

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自2016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工程教育《华盛顿协议》组织,国内众多高校以通过工程认证为契机系统化重构专业教学体系,截至2020年,全国241所高校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通过数据统计可以看出自2017年起申请认证数量逐年提高,成功率逐年降低,2020年通过认证的专业仅占申请数量的10%左右。在一流专业建设与工程教育认证挂钩后,认证门槛逐年提高,专业认证引起了更多高校的重视并开始进行申请和认证工作。但是与此同时,由于各类原因导致专业认证通过率逐年下降。

2021年5月29日,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CCF YOCSEF)武汉分论坛在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召开了线下技术论坛。论坛以“计算机类专业如何应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邀请了湖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工业大学等高校计算机类专业认证申报负责人分享经验、共同思辨。本次论坛由YOSCEF武汉副主席、慧科教育集团院校合作总监安波,YOCSEF武汉副主席、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胡书山副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湖北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工业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本次论坛提供了支持,共吸引了来自湖北12所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参加。本次论坛为武汉YOCSEF工程教育系列论坛之一,聚焦对工程教育的认证解读和申报认证中的相关问题,以计算机类专业建设为背景,通过分享工程教育认证的建设过程,就如何抓住专业发展机遇和迎接挑战展开思辨。


图1 论坛背景

论坛的引导发言环节邀请了三位嘉宾,分别是:湖北大学计算机学院余敦辉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梁庆中教授/系副主任和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刘翔副教授。作为湖北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主要带头人,余敦辉教授首先作了题为“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方式改革”的引导发言。余教授首先分享了一系列数据,为我们解读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中应有的基本理念。“截止2020年,全国241所高校1353个专业通过了工程教育认证;2019年通过/受理仅为58.43%,其中申请数还未知;2020年,申请受理通过率30%左右,自评报告受理30-40%。”从中可以看出,已有越来越多的高校通过或正在进行工程教育认证,而工程教育认证的门槛也在逐年提高。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理念就是基于学习产出的教育模式(Outcomes-based Education,OBE),指学习产出(成果)驱动整个教育系统的运行(能力导向、目标导向),而非传统的内容驱动(以学科、教师为中心)。中国工程认证标准的核心内涵包含五个度、七个标准,还有一条主线和一个底线。余教授指出主线是明确毕业生要达到的要求,也是认证的核心;底线实际上就是通过工程认证,每个学校要建立量化的评价机制。接下来,余教授以湖北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认证过程为例,详细介绍了认证过程中的一系列经验。在认证准备阶段,思想、组织、工作、管理、教学改革等各方面建设缺一不可。在认证申请阶段,核心内容包括: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课程目标、内容(课程大纲)。在设计过程中,要深入理解毕业要求,形成可衡量的指标点,并建立持续改进机制。余教授还特别强调,课程大纲中的课程目标要符合毕业要求点,课程内容要根据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大纲要形成对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强力支撑。最后,谈到OBE理念下的教授方式改革问题,他也给出了几点思考与建议:基于课程目标达成的理论教学;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开展实践教学;加强周期性评价,为持续改进提供决策依据;基于周期性评价的持续改进。




图2 “基于OBE理念的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方式改革”引导发言

梁庆中副教授作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计算机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教学副主任,结合自己进行工程教育认证的工作经验,带来了题为“以终为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体系”引导发言。梁主任首先介绍了本专业的工程认证之路。2019年第一次提交却并未受理,反馈意见大致为:“培养目标与职业素质要求联系不明确,课程体系工程性不足,实践能力训练有待加强,教学过程缺乏反馈。”吸取第一次申报的经验,梁主任也总结了建设的主要目标和方法:明确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设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创新实践,建立效果评价机制,持续改进。在进行专业认证的申报中,他分享了自己的体会:工程认证不同于教学评估,工程认证依据“工程”二字,它不是负担而是动力。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时候,他分析了教学和学生的趋向差异和矛盾(课堂教学希望有稳定的理论框架、课程内容相对固定、注重基础能力培养,而学生预期想学的是热门、高薪、新技术的东西),总结了实践课程体系的思路应遵循能力需求→课程目标→知识点进行转变。在实施过程中,梁主任提出以下理念:“以终为始”——由输出定目标:“高校培养+企业实践=行业需求”。以能力为导向的实践课程体系由能力分解和系统叠加两部分构成。他也介绍了地大计算机“一生(学生)一系统”的培养构想,提出基于“系统观”的实施过程为:基础理论+课程实践+系统叠加=大型应用系统。最后,他对工程教育认证的总结与思考可归纳为以下六点:转变观念、更新方法、全民投入、规范实施、增加交流、互相学习。

图3“以终为始建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体系”引导发言

来自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刘翔副教授分享了题为“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那些坑——共识与关键点”的报告。他首先强调,工程教育认证是大势所趋。中国向国际承诺有通过比例,目前通过率大约在10%左右,教育部也提出了三级认证的设计。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和学院的支持和协调必不可少。他提出了专业认证的四点思考:1)认证是以专业为中心;2)认证不是评优,是确认培养底线是否达成;3)通过认证的共同点是达成了该校该专业制定的培养目标;4)首次认证重在是否理解并建立了认证体系并已在执行。在准备的过程中,有以下一些值得注意:以标准为准,掌握好专业认证标准和补充标准;避免硬伤,确定好必开课程、基础课、实践课的课时比例;适当调整,以现有体系为基础,做必要调整。外部资源也务必要保障好,包括认证专家指导、认证实操人员培训、专门的软件系统辅助等。最后188体育投注:认证过程,刘教授也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分享了经验之谈:学生方面,把握好入口与出口,转专业交流生的学分认定和学生学业情况追踪都要注意。培养目标关心的是五年以后的达成,是能力而非知识。毕业要求要有专业特点和特色,二级指标点分解要全覆盖,BLOOM分解法宜横切而非纵切,课程支撑矩阵的行列数不宜过多,人文类指标与专业课要兼顾等。此外课程体系比例要达标,有合理性评价以及企业专家参与。而持续改进的核心是制度、措施和效果之间的循环,达成分析要有多维度、定性和定量的分析并提供达成依据。师资队伍方面,要涵盖专业负责人和工程背景的双师型教师,注意教师的专业背景,保留兼职企业工程师的制度和证据,注意生师比和多专业认证时教师共用问题,最好形成指导学生的导师制。在支撑条件方面,经费、生均面积、实验设备数等,都有利于彰显专业特色、助力认证通过。




图4“工程教育认证中的那些坑——共识与关键点”引导发言

   在思辨环节,参与论坛的所有专家和老师就以下三个议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如何以专业认证的OBE理念来推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系统化转变?如何深入解析专业认证的标准和要求,开展特色性的专业建设?如何运用专业认证的标准持续推动专业建设?这三个问题也是目前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最关心的问题。

    在推动专业教学系统化转变问题上,湖北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杨维明教授指出:以往高校教师教学考虑的多是个人发展,而OBE是以学生为中心,目前的OBE确实与以往教师的发展存在一定差异。通过给老师灌输新的观点,可以一定程度上推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的系统化转变。例如,目前的学科评估与人才培养也是高度相关的,这方面的工作对未来教师的招生也密切相关。另外,在专业建设方面,领导层要提前进行激励,获得正向反馈,才能更好推动这方面工作的进行。

    在开展特色性专业建设方面,来自不同高校的老师们也各抒己见:刘翔教授认为,专业标准的理解方面,硬性标准是死抠字眼,软性标准最重要的还是看认证标准、认证要求、持续改进等是否真正融入培养过程;寻找专业建设的特色,可以依照国家发展关键词,找学校发展的强势学科,并以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为例,该校的强项是航空和轨道,最后专业特色就定位到了智慧交通。来自湖北经济学院的潘超教授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余良俊教授也表示赞同,他们所在专业也是结合了学校本身最大的优势,分别走了金融和教育信息化的特色道路。武汉轻工大学贾瑜教授不认同上述观点并抛出问题:研究生培养与学校优势方向相关性大,但某些本科专业如果非要与学校优势方向拉上关系反而可能十分牵强。例如武汉轻工大学的学校特色是粮油,而计算机专业如果强行与其挂钩,那本科课程设计上如何支撑就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武汉理工大学李琳教授认为,教学是个良心活,不同老师授课难免有差异,但其实还是有共性的东西可以作为规范的约束,工程教育认证就可以在这方面起到作用。她以自科基金选题的“独辟蹊径”为例,建议特色也可以从老师所具有的资源来进行深入挖掘。

    针对持续改进,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雷建军教授提问:工程认证做到什么程度是合适的?总不可能无限迭代,要把握一个度。这个度怎么找?潘超教授回应:先确定院管(核心)课程,抓关键少数,以此为基准,给其他老师作为参照,最后再适当调整,可以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提升效率。武汉科技大学胡威教授最后指出,工程教育认证强调落到实处,一定要请专家到场具体分析,深入提出问题,才能找到自己的缺点,有针对性地准备。专业负责人一定要建议上层领导事先激励、经常动员,才能在整个申请过程中创造条件、万众一心、排除万难。


图4 与会人员合影

   本次论坛经历四个小时,通过论坛思辨,辨明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将更好的推动省内高校申报专业认证的工作、高水平的开展建设本科教育,从而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热门动态
2023-02-27
2023年2月24日下午,CCF YOCSEF 成都的现任和候任AC委员们、老AC...
2025-03-05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Engineers Forum GuangzhouCCF ...
2025-01-09
CCF YOCSEF广州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着YOCSEF“承担社会责任、提升...
2024-08-20
2024年8月10日,一场融合科技与传统浪漫的七夕特别活动——“七...
2024-06-08
2024年06月08日下午,CCF YOCSEF太原举办“走进平定县信息数据中心CLUB活动”。
2024-06-01
2024年06月01日上午,CCF YOCSEF太原举办“走进长河信息股份有限公司CLUB活动”。出席本次CLUB的人员有长河信息股份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CCF YOCSEF太原学术委员会成员、委员及相关行业人士。 本次CLUB活动由CCF YOCSEF太原主席张国业主持。
2024-05-14
2024年5月12日,由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主办的“不忘初心,再启...
2024-05-04
2024年5月2日,由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主办的“蓝梦之旅:坚持与...
2024-04-12
YOCSEF太原走进山西传媒学院视频集锦        2024年3月22日下午...
2024-03-18
2024年3月16日,由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主办的“石雕传奇,沙...
2024-03-18
2024年3月17日,CCF YOCSEF昆明分论坛在大理市璞真扎染博物馆举...
2023-07-13
       2023年7月2日下午,CCF YOCSEF太原举办走进山西八建集团...
2023-07-13
CLUB活动场地2023年7月5日下午,YOCSEF太原联合CCF太原分部在太...
2023-01-28
YOCSEF太原于1月27日下午,在山西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举行了历任主席迎新春CLUB,YOCSEF太原全部十任主席强彦、秦品乐、赵鹏(线上)、王宪朝(线上)、赵涓涓、郭威、宋昌、裴向东、董媛香、魏巍参加了此次活动。CCF太原分部首任主席梁吉业教授出席并指导此次活动。
2023-01-29
2023年1月28日 19:30-20:50,YOCSEF太原通过线上形式成功举办了2023年换届选举预热活动。此次,活动邀请了CCF YOCSEF太原近五年主席YOCSEF太原(2018-2019)年度主席郭威、YOCSEF太原(2019-2020)年度主席宋昌、YOCSEF太原(2020-2021)年度主席裴向东、YOCSEF太原(2021-2022)年度主席董媛香、YOCSEF太原(2022-2023)年度主席魏巍作为特邀嘉宾,从YOCSEF的文化、YOCSEF传承与发展、自己与YOCSEF的故事三个维度进行宣讲与分享,为YOCSEF太原2023-2024年度换届选举作YOCSEF文化培训与竞选预热,同时也让YOCSEF委员更加了解YOCSEF的文化与规则。本次活动的执行主席为YOCSEF太原学术秘书徐双,线上主席为YOCSEF太原通讯AC委员郭颖婕。
2022-11-01
10月29日下午由CCF YOCSEF桂林承办,广西网盾信息安全技术服务有...
2022-10-20
10月15日下午,CCF YOCSEF桂林成功举办了走进塔易技术Club活动。...
2022-09-19
CCF YOCSEF太原 “智联万企,工赋山西”——走近清华大学山西清...
2020-05-09
共议发展、智慧前行-CCF YOCSEF沈阳举行座谈会 2020年5月6日...
2019-10-29
相关消息:2019年10月28日,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辽宁通航研究院自主...
188体育app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