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的未来——新老理事建言学会发展

阅读量:61
2015-11-06

 2015年10月23日,CCF第十届理事会第五次理事大会在合肥召开,第十届理事与第十一届候任理事共同建言学会发展。

秘书长杜子德总结了本届理事会上任以来CCF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他指出,CCF是一个“自主、自治和自强”的学会。“自主”是指CCF有独立的意志和独立的能力,可以独立判断,敢于把判断的声音发出去,并且具备独立经营的能力。“自治”是指CCF制定规则,由会员选出学会的决策机构和监督机构,产生危机的时候能够自我修复。“自强”指的是CCF有崇高的价值取向,为了计算机事业,秉承“用技术改变社会”的理想向前发展,因此有许多会员和专家愿意不计报酬的为学会服务。

杜子德展望了CCF未来的发展,他表示CCF应通过专业本身的发展,引领学术方向,推动计算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CCF最宝贵的资源和财富是会员和业内其他的专业人士,每个人通过组织贡献自己的智慧,通过CCF为社会服务。CCF为专业人士构建了一个紧密的网络。CCF现在的分支机构已逾100个,会员通过分支机构发挥自己的力量。分支机构必须实现自治,其内部应成立一个监督机构,有了问题能够自我修复。专业委员会的委员也应分层设计,如设立常务委员会,以便更高效地决策。专委还必须学会如何经营,要有产品的概念。在学术评价方面,专委应敢于评价,为国家解决问题。未来,至少应有20个专业委员会是非常优秀的。即有强烈的意愿和凝聚力来发展,活动和输出有很大的影响力,组织开放、民主,委员参与热情高。很多公共政策与我们密切相关,如高校评估、微信收费等。CCF虽不是政治组织,但学术和社会的发展有很大关系,我们要帮助政府在学术、技术、教育、产业方面进行决策。产业界是CCF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后要设立专门面向企业的活动,为高校和企业搭建平台,分享成果。

杜子德还勾画了2025年的蓝图:一、到2025年,企业界会员比例不低于三分之一。二、线上、线下活动共同推动。三、CCF成为一个更加国际化的组织。引进资源,汇聚、输出,最终服务社会。四、每年活动达到1000个。每个会员参加五次活动。五、走进高校一年演讲次数200场,点对点帮助高校。六、会员发展到5万人(不含学生会员),会员活动中心辐射到50万人口的城市,构建密集的会员网络。七、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力量。八、向中小学普及计算机,加强科普。

参会理事与候任理事积极发言,主要从发展会员、服务会员、服务企业等方面进行了建议和展望。

臧根林(常务理事、广州分部主席)建议,CCF的服务产品应该分级,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需求,要开发不同层级的服务产品,以吸引更多会员,提高影响力。张自力(理事、重庆分部主席)建议,CCF应开发专门针对企业的旗舰活动。陆慧娟(常务理事)也表示,对985、211、非211、职业技术学院等不同级别的院校,CCF要有分层的服务。
金芝(常务理事)建议打造学会不同资源,引导会刊走向更专业化、系统化,同时通过专委和期刊的合作,使会刊更加专业化,构建体系。她还建议将专委年度发展报告和ADL、走进高校、走进企业等活动联系起来,以提高影响力。徐晓飞(理事)还对期刊分类标准进行了建议。

王震(常务理事、深圳分部主席)建议CCF应在高校、科研院所的成果与企业的对接上搭建更多的平台。陈钟(常务理事)建议CCF应加强在标准制定方面的努力,以提高业界影响力。潘柱廷(常务理事)建议CCF促成青年学者和青年工程师在应用、科研、教学方面形成良性轮转机制。金海(常务理事)建议CCF每个专委会至少有一个企业界的副主任,CNCC的组织机构里也应增加企业界的人士。理事张云泉、王巨宏、刘爱民、范菁、冯志勇,候任理事王宪朝、陈健、邱兆文、王涛、李德生、鹿泽光、丁世飞也对这一话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