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309:俞士纶走进新疆大学
2015年7月14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新疆大学。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大学(UIC)教授、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俞士纶(Philip S. Yu)教授做了题为“大数据挖掘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活动由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吐尔根•依布拉音教授主持。
俞士纶的报告针对大数据的容量大、多样性、产生速度快、不可靠等特征阐释了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并结合具体应用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案。报告结束后,俞士纶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和座谈,并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新疆大学8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不仅开拓了师生们眼界和思维,同时给教师和研究生今后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思方向。
活动最后,俞士纶与现场师生合影留念,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听众感言:
杨文忠(新疆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对大数据的认识更为全面。以前认为大数据主要是数据量大,如以前的海量数据,听完后才知道大数据不仅是数据量大,数据的维度也要大,甚至数据的来源也要更丰富,这样的样本才有代表性,基于这样的大数据分析才更有应用价值和决策价值。
大数据的颠覆性的应用。与出行有关的日常生活已在应用大数据,Uber、嘀嘀打车就是典型代表,与日常购物有关的生活也在应用大数据,如阿里巴巴、淘宝、京东等。在医疗健康领域也正在应用大数据,以后可能利用大数据为居民提供更加有有效的治疗和健康方案。
大数据理论创新。大数据的特点使得传统的方法可能不一定能更好的处理和分析有关数据,因而NoSQL等应运而生,除此之外,传统的数据管理、存储、分析理论也需要突破,这样才能有效的分析和处理大数据。大数据的利用和安全可能是一对矛盾,需要既保证安全又利于大数据分析的理论创新。
与国家战略布局结合。国家正在布局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在制造业领域如三一重工等,每天产生大量的多维数据,如何利用这些数据提升制造的效率甚至向制造业上游发展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带一路如何利用农业、地理、气象、物流、文化等多方面来源数据提升一带一路的建设成效也是很值得思考的问题。
促进新疆的稳定发展。新疆正面临着稳定与发展的历史机遇,如何抓住机遇、快速推动新疆的建设和发展是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大数据如何应用在新疆的反恐维稳中,多语种自然语言处理中如何更好的利用大数据,大数据在两化融合中扮演什么角色,这些问题的解决一定会促进新疆健康稳定的发展。
开阔了思路。听过聆听大数据讲座,不仅开阔了眼界,还拓宽了解决问题方法和思路。思维高度决定了解决问题的高度。类似的讲座如社交网络、大数据算法、大数据安全等应该多举办,CCF走进新疆大学很有意义,希望CCF多支持新疆的发展和新疆大学的发展。
邓叶勋(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2014级研究生)
讲座中,俞教授介绍了大数据在当今社会领域的应用,如经济预测、医疗检测、灾难预警及国家选举等方面,都可以依托大数据的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生活的体制与方式变革,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同时,俞教师指出大数据的应用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对于数据的存储安全问题怎样解决;面对大量的数据采用何种有效的方法来分析处理,传统的基于统计等理论算法是否对大数据时代同样适用;还有面对海量的信息,有积极信息,也有消极的信息,所以要有优秀的处理算法进行智能分析,从而筛选出有效的信息以供使用。这些都是从事大数据相关研究的科技工作者要面临的具有挑战意义问题,需要发挥我们的创新精神,大胆尝试。最后,俞教授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给我们新疆大学的学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给了建议和指导。他说,作为一名学生要善于发现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要有独特的思维视角,大胆猜想,敢于尝试,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样才能获得一定的成果。
俞教授的演讲不仅让我对大数据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认识,同时他的科研成就也是经过一番涅槃之后才做出的。所以,我也会以俞教授为榜样,脚踏实地,志存高远,坚持在自身的研究领域焕发光彩。
孟辉(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级研究生)
报告中,俞教授多次提到“颠覆”这个字眼,使我们更加认识到大数据挖掘的重要意义,俞教授从医疗上和电子商务上分别举例,生动而形象的给我们解释相关的问题,使我们都非常感兴趣。同时还说“凡是研究网络监控有关的内容,都需要我们实时的解决,要在事发之前,不能在事后解决”。这点是我感受最深,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不仅要有严谨的科研态度,更应该跟得上时代的飞速发展的步伐,要勇于创新,活在当下。俞教授对我们新时期的大学生就研究大数据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他告诉我们,研究大数据,首先就要有数据,其次对于任何数据不都是需要用大数据去进行研究。他告诉我们去发现生活中的有意义的问题作为研究,作为一名计算机专业的研究生要理解问题的弹性与灵活性,同时他也作为一些顶级期刊主编告诉我们:当我们在看文献时候,就要反思自己:为什么这个文献就可以发表?
本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不仅了解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发展的前沿信息,更受俞教授认真严谨的研究态度和获得多项专利、发表多篇论文所鼓舞。我知道,科研之路任重道远,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时不我待,只争朝夕。
徐玺翔(新疆大学计算机应用技术2014级研究生)
上午,俞教授的《大数据挖掘的挑战与机遇》的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大数据来源、应用背景、重要性及特征。然后,分别针对大数据的容量大、多样性、产生速度快、不可靠等特征阐释了进行大数据挖掘与分析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并结合具体应用给出相应的解决思路与方案。俞教授认为,大数据蕴含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对未来社会将产生巨大影响。另一方面,数据挖掘也面临巨大的挑战,需要我们研究新的数据挖掘方法和技术。报告结束后,俞教授同与会师生进行了座谈,就老师和同学们关心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问题做了细致的回答,对开展大数据研究给出了许多建议。
下午,俞教授又与我院研究大数据方向的研究生导师及其研究生就大数据这一方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交流。俞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也让我深受启发,给我开展大数据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
CCF走进校园系列活动帮助大家认识行业发展、了解行业热点,通过邀请业界已经颇具建树的大牛来到校园,为大家提供了一次站在巨人肩上眺望未来的机会。此次活动使我对中国计算机学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俞士纶作题为“大数据挖掘的挑战与机遇”的报告
俞士纶与现场师生进行互动
俞士纶与部分师生座谈
俞士纶与现场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