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94:杨士强、黄铠走进南昌大学
2015年5月28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南昌大学。CCF监事、CCF杰出演讲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作了题为《大数据、大机遇、大挑战——当互联网+遇到大数据》的报告,首位“CCF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南加州大学黄铠教授作了题为《Evaluating Spark over Hadoop for Fast Big Data Analytics in Public Clouds》的报告。活动由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万晓凤教授主持,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王命延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闵卫东教授出席活动,200多名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参加了此次活动。
杨士强首先向与会听众介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并详细介绍了CCF会员的优势和入会办法,同时介绍了“CCF走进高校”活动的意义,鼓励与会的师生积极加入CCF,借助CCF的平台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和学业能力。
接下来的报告,杨士强用生动有趣的方法介绍了目前最热门的话题大数据研究的现状与前沿,并以网络热点事件早期发现与预警为例,介绍社会媒体行为分析与社会媒体大数据处理的研究工作。
随后,黄铠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成果,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公有云下的大数据分析的两个最重要的软件库:Hadoop和Spark,并阐述了如何对大数据进行快速有效的云处理。
讲座最后,两位讲者分别回答了学生的提问,与学生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会场气氛活跃,两位讲者幽默风趣的回答和话语带来了与会人员的阵阵笑声,让活动再次进入高潮。
本次CCF走进南昌大学的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听众感言:
林振荣(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师)
杨教授把目前在互联网中的一些大事件、热点新闻与大数据结合起来分析,给大家做了深入的但是简而易懂的讲述,把互联网中微信、微博的大V们的言论对热点事件的影响力通过计算机算法和模型来研究。把政府舆情分析乃至股市走向等和大数据结合起来,对未来趋势做预测,给我们展现了大数据和目前生活、学习的关联以及如何结合进行科研的过程,给我们提出了一些研究方向和方法。
杨教授在介绍行业前沿动态和核心领域研究的同时,与老师和同学热情互动,调动大家参与讲座的积极性。同时,杨老师还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进行研究生论文选题的方法,如何进行科学研究,怎么样出好的论文等等,把他自己多年来的科研经历和做人做事的经验面对面传授给学生。对于中青年教师,杨教授针对如何申报课题、没有好的科研平台怎么办,和大家做沟通交流,来化解大家心中的困惑。
通过杨教授的这次讲座,使得我们不仅了解了学科前沿的知识,也懂得了做科研的其他一些方法,非常感谢杨老师,让我们在这次讲座中受益匪浅。
黄铠教授做的大数据及云计算方面的学术报告,我觉得非常精彩。首先PPT组织得非常有条理,并且全是英语做的,可以让我们原汁原味地看到学科领域里面的前沿动态。同时黄教授又用中文给我们讲述,使我们更为容易在短时间内了解讲座的总体内容。黄教授从云计算工具中的Hadoop到Spark进行比较,分析这两个工具的各自特征,结合实际应用(比如基于Amazon平台数据的研究)讲解了如何利用工具进行科研。同时还给我们讲述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smart系列的业界研究热点及前沿状况。讲座过程中黄教授也和参与听讲座的师生们亲切沟通、互动,拉近了和大家的距离,同学们也非常积极的问黄教授各种领域内的问题,来解开心里的疑问。
通过黄铠教授的这次讲座,使得自己在云计算平台、架构、工具等方面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真实感受到了领域内大牛的风采。在与黄教授的沟通过程中,也让我看到了作为一个在海外工作了四十多年的老教授对祖国的一片赤诚之心,发自内心的钦佩。
曾庆鹏(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教师)
有幸聆听CCF走进南昌大学——黄铠教授和杨士强教授的学术报告,两位教授针对当前“Internet+大数据”这一最热门话题,给信息工程学院师生做了提纲挈领式的讲解。
大数据正逐步应用和渗透到国计民生各个领域,大数据也正在逐步改变一些传统行业和生活方式,但大数据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过程中,其中最关键的基础算法和核心技术需要计算机学科来解决。两位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大数据研究的现状与前沿,黄铠教授就最新的大数据处理技术工具Spark和Hadoop做了较全面的介绍,并以网络热点事件早期发现与预警为例,介绍社会媒体行为分析与社会媒体大数据处理的研究工作,让我们深刻了解了当前的一些热点技术及应用发展状况。
杨士强教授并就CCF宗旨及如何为计算机领域专业人士学术及职业发展提供帮助进行了介绍,鼓励广大师生用以加入CCF大家庭。
两位教授,特别是黄铠教授的人格魅力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江涌涛(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子系2014级研究生)
很高兴能够参加杨士强教授的学术报告,杨教授用他幽默风趣的语言将枯燥无味的科学技术知识讲的通俗易懂,我在他的报告中不但了解了何为大数据、大数据的研究现状还领略了杨教授独特的个人风采,杨教授在演讲台上慷慨激昂、热情洋溢,使得平时令人觉得枯燥无味的科学知识也显得有意思的多,令人听得津津有味的同时学到了不少知识。
杨教授在报告之前给我们介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CCF)的大致情况并着重给我们介绍了“CCF走进高校”这个活动,它是CCF组织的系列公益演讲活动,目前已在300多所高校进行公益演讲,让更多人了解到CCF,给高校师生提供提升专业能力进行学术交流的平台。
通过杨教授的报告,我了解到大数据的发展过程和目前的研究状况,从目前来看大数据可以在各个方面为我们的决策提供依据,能发挥巨大作用,十分具有研究价值。
潘书敏(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
有幸能够聆听黄铠教授的学术报告。黄教授的报告主要介绍了Hadoop和Spark,并对它们在公共云中的大数据进行快速处理的能力进行评估。黄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大数据处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包括科学研究,社会、媒体、移动应用程序,医疗事业和环境保护等。因此有十分重要的研究意义。黄教授先从大数据的起源开始讲起直到现在大数据成为一个社会热点,还有大数据之所以被广泛关注的原因。黄教授的讲解十分详细,从易到难,不过毕竟是学术报告,对于非专业的我来说要完全了解黄教授讲的内容是不可能的,不过黄教授那学识渊博从容淡定的气质还是深深打动了我,虽然不能完全理解黄教授所说的,但还是对大数据和Hadoop及Spark两个软件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
对我来说更主要的收获是感受到了黄教授对计算科学研究的那种热情,我记得黄教授说过科学研究应该为社会应用服务,对社会进步有帮助,为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研究才是好的研究,这才是科学研究工作者应该努力的方向。这句话令我印象深刻,我也应该以为社会服务为目的去学习和科学研究。用所学的知识为社会进步添火加柴。
田宝连(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研究生)
杨士强教授的报告主要围绕大数据的研究现状展开,为我们展示了大数据的发展过程,令我们对大数据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另外,杨教授还举了个生动的例子来讲述大数据的应用,杨教授的例子是通过大数据对网络热点新闻进行预测和预警。我们知道在如今的信息社会,掌握一手资料是非常重要,非常有利的。很多武侠小说中都少不了一个以搜集情报特别厉害的门派,而且这个门派一定的地位是十分特殊十分重要的,并且会被各个门派所需要,而这类门派必定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人数众多,遍布各地,如此才能搜集到完整,详细的信息。当今社会也是一样的,你了解的信息越多在进行决策时就会考虑到更多的因素,做出的决定会更成熟更合理,而大数据就为了满足人们这方面的需要而出现的。大数据不仅仅指掌握大量的信息,还包括怎样处理这些信息,处理的结果才是我们所需要的,大数据的研究价值就在于能否帮助我们更好更快速的进行决策。而这就要取决于对数据的处理效果,随着数据量的增大对计算科学和硬件设备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说大数据的到来是一个大机遇同时也是一个大挑战。
通过杨教授精彩的报告,我们对大数据有了更深的认识,大数据的应用十分广泛,各个领域的研究者东应该去了解。十分有幸能参与杨教授的学术报告,报告内容对我以后的研究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
罗仁露(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2014级电气工程专业研究生)
杨士强教授来学校做学术报告,首先介绍了CCF的服务领域、大型活动以及CCF会员获得的服务优势。成为CCF会员,能参加每年一度的CNCC,还能获得CCF会刊,在CCF的合作刊物上发表文章也享有优惠,而且作为学生加入CCF只要50元钱,毕业了可以转为正式会员。我觉得作为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加入到CCF。
接下来,杨教授给我们介绍了大数据这门新兴的技术,大数据的应用已经渗透到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医疗保健和环保等国计民生各个领域,而且其中最关键的基础算法和核心技术需要计算机学科来解决,杨教授还用实例给我们介绍了社会媒体行为分析和社会媒体大数据处理的研究工作。听过杨教授的讲座后,我深深的觉得我们学生也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技术,为今后的学术道路发展打好夯实的基础。
杨士强作题为《大数据、大机遇、大挑战——当互联网+遇到大数据》的报告
黄铠作题为《Evaluating Spark over Hadoop for Fast Big Data Analytics in Public Clouds》的报告
活动现场,与会师生认真听取讲座内容
讲者近距离与听众互动
活动结束后,杨士强、黄铠与部分与会师生合影留念
南昌大学对此次活动报道的新闻链接:http://news.ncu.edu.cn/html/2015/5-3/n6599894.html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对此次活动报道的新闻链接:http://news.jxutcm.edu.cn/info/1002/18815.htm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