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U293:颜松远走进山东大学

阅读量:16
2015-06-05

2015年5月29日,“CCF走进高校”活动再次来到山东大学。CCF会员、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特聘教授颜松远为山东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国外著名大学如何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精彩讲座。活动由CCF秘书长杜子德研究员主持,CCF济南会员活动中心及CCF YOCSEF济南分论坛的委员们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报告以剑桥、MIT、哈佛等英美著名大学为例,介绍了计算机院系、尤其是计算机软件、信息安全等专业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一些经验以及对我国计算机科研与教学的启示。颜松远旁征博引,论述了“什么是研究”、“什么是一流研究和一流学者”,介绍了包括牛津、剑桥、MIT、斯坦福、哈佛等著名欧美名校的历史,以及从这些名校出身的名人和他们的研究经历。报告最后还借“钱学森之问”,探讨了目前国内的高校研究环境和人才成长中存在的问题。整个报告既生动精彩、诙谐幽默,又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发人深省,引人沉思。

讲座最后,学生就研究中的困惑和对待研究、学问的态度等踊跃提问,颜松远和杜子德研也从自身经历出发给出了精彩的回答,使与会师生对发展自己的学术道路及前景规划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大大鼓舞了在座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学术理想的追求。

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听众感言:
周士胜(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学生)

颜教授首先讲述了什么是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引用用几个名人的话,讲述了什么是研究,什么是一流的研究(original research)。一流的研究就是你不知道你做的是什么。也就是说,如果你知道自己做的是什么,知道自己的研究会有什么样的结果,那你的研究就没有做的意义了。真正的研究就是研究未知的东西,研究创造性的,前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像爱因斯坦所做的研究就是真正的研究。其实,要做original research很难,首先要找到适当的科研课题。但随着人类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科学研究的金字塔越垒越高,发现一个创造性的科研课题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此次报告的主持人——CCF秘书长杜子德研究员在报告后的提问中还说,他自己当时用了半年的时间来找自己的研究课题,每周都与导师讨论,然后每次自己的想法都会被老师否决。他说,寻找问题的过程是个痛苦的过程,但是也是一个锻炼人的过程。

其次就是科研环境,颜教授提到,像牛津、剑桥、哈佛这样的大学,有的建校都有800多年历史,可谓是薪火相传,所出牛人甚多,科研学术氛围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的。而中国,像历史上有名的几个书院,如岳麓书院,后来被撤了,一些民国时期一级的科学家,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批斗致死。中国的高校没有历史的传承,科研氛围没有积淀。再加上现代中国科研沽名钓誉、急功近利、浮躁的不好风气,要进行真正的研究,是比较困难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就如科研项目立项,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研究最后到底会做出什么结果,估计这个立项是申请不下来的。再加上,在中国现代社会环境下,年轻人普遍面临巨大的社会压力,

例如住房问题,工作问题,出行(汽车),婚姻等问题,大部分年轻人又是独生子女,婚后的家庭负担很重。像颜教授提到的几个国外现身科研终身未婚的名人的事迹,这与中国传统是相违背的,因此基本不会在中国出现。所以,中国研究生毕业后就面临着以上这些非常实际的问题。只有能赚到足够的钱,才能给予他们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安全感,但是在中国搞科研又不足以给他们这种安全感,所以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去寻找更稳定、更赚钱的工作而不是以投身科研事业为目标,进而不会有一流的研究了。颜教授在报告中也探讨了钱学森之问,我觉得,这也应该是该问题的原因之一吧。

此外,颜教授讲述了许多诺奖获得者的事迹,和我们分享了一些人的文章。还有一些“好学生”,这些“好学生”也基本是大牛的学生,用一年读完硕士再一年博士毕业。听这些大牛们的事迹,也会让人热血沸腾,让自己突然充满抱负与理想,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像他们一样站在科研领域的巅峰。从他们的事迹看到了他们的共同点,那就是聪明,努力,心无旁骛,稳扎稳打,细心,不图名利。其实这些,也是做好科研的一些基本素质。颜教授说,你越想获诺奖,你就越得不到,有些人不想获诺奖,人家偏偏就拿了奖。所以,只有本本分分全身心投入科研,不以名利为目的,踏踏实实,才能获得成功。就像严教授告诫我们的:“我们不一定能像那些科研巨人一样获得巨大的成功,我们只要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学问,本本分分的做一个平凡人就可以了。”

杨成伟(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师)

我是山东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的一名普通教师。2015年2月26日下午,我以YOCSEF济南委员的身份来到山东大学齐鲁软件学院校区参加了“CCF走进高校”活动。本次报告的主持人是CCF秘书长杜子德研究员,所邀请的讲者是来自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特聘教授颜松远先生。

颜松远教授的报告共四部分,“研究与研究生的定义”、“高水平研究生的特点与机遇”、“从事高水平研究的条件与环境”、“解答钱学森先生之问”。
听完颜教授的报告,不仅使我了解了中外科研环境和学术气氛的差异,认识到了现代中国科研工作者的急功近利、浮躁风气的现状,也更加坚定了信念,以积极的态度,乐观的精神去做人做事,淡泊名利。

最后,感谢颜松远老师不辞辛劳,为我们做了一场精彩无比的报告,也要感谢CCF和杜子德老师为我们山东的高校教师和学生们创造了这样好的学习机会。希望“CCF走进高校”活动越办越好。



颜松远作题为“国外著名大学如何培养高水平研究生”的讲座

杜子德主持活动

现场同学提问

颜松远、杜子德与部分与会师生合影留念(前排右起第四位为颜松远,第五位为杜子德)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