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87:冯博琴、杨士强走进温州大学
2015年5月13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温州大学。CCF杰出教育奖获得者、西安交通大学冯博琴教授作了《教学设计与教学创新——以“布尔表达式的语义分析”一课教学为例》的讲座,CCF走进高校特邀讲者、CCF监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作了题为《教学为本,育人为先》的讲座。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发展中心主任胡来林、教务处处长施晓秋、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书记胡记芳以及近五十名来自各学院的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冯博琴首先通过“布尔表达式的语义分析”一课的实际模拟讲授,探讨有关教学设计和教学创新的问题。冯博琴还通过对当前多媒体课堂上影响教学效果的两个热点的介绍—— “PPT制作及应用”和“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提出激发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些参考建议。他认为,在战术上,应该认真构思课堂教学、改编整合教材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针对学生回答的漏洞提出质疑、执行师生共同认可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巧妙设计评价命题、认真布置有效作业,加强师生沟通交流;从战略上,要从教育理念、创新人才培养的高度重新认识。
杨士强在报告前,先简单介绍了中国计算机学会,以及走进高校活动的意义,并根据他多年的教学经验指出,在当前国家教育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加入CCF,对教师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杨士强在报告中指出,青年教师是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生力军。然而在成长过程中,青年教师会遇到很多困惑,特别是职称晋升等压力会造成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成果轻人才培养等问题。杨士强结合自己多年的经验,指出青年教师应正确地面对压力、适应形势,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系,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更好的作用。杨士强同时也指出,教师发展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外在环境好,内在动力强”,但内在动力更为重要,所以老师应该做好正确的定位。除此之外,杨士强还对目前青年教师最为关心的如何申请研究基金、如何应对答辩以及如何选拔等热点话题一一给予了指导。
两位专家的讲座,主题明确,案例清晰易于理解,内容针对性强。与会教师们反响热烈,并与专家在活动中进行了良好的互动,纷纷表示收获很大。
此次活动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听众感言:
王艳丹 (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
冯教授的教学比较多样化,他结合了多种不同的方法来最大程度的与学生互动及调动学生的听课积极性。杨教授生动热情的授课方式,时不时以小礼品及精神上的鼓励方式,参杂着一些言语上的小幽默,一堂课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作为一名新老师,这次的讲座课让我受益匪浅。
徐嬴颖(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
冯教授娓娓道来、逐步深入地讲解布尔表达式的语义分析,不仅清晰地传授了知识,而且他教书育人的博大情怀也令人深受感动。这一讲不只是学习了课堂教学的设计技巧,更多地领悟到要对教学工作投入和付出。
陈慧灵(温州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
冯老师讲课风格平易近人,课堂内容精彩纷呈,整堂课听下来,我感觉自己受益匪浅,深受启发。整堂课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他虽然年纪和我们几乎隔了一辈,授课时却激情高昂,深深地感染了在座的各位。他不仅有着旺盛的精力,在教学技巧和方法上也别出心裁。比如他喜欢采用类比的思维跟我们讲解比较难理解的内容,另外他总会在课堂内容关键处设问并埋下“陷阱”。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让我们轻松掌握书本内容,更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非常感谢冯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活泼,而又富有启发意义的课。
黄辉林(温州大学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教师)
杨教授“教学为本,育人为先”的理念深深打动了我,同时也给我现阶段的工作思路注入一股清泉,让我更加明确教师这个职业的职责与使命。杨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经验,指出青年教师应正确地面对压力、适应形势,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关系,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更好的作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杨教授的报告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的目标更加明确。
杨刚(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师)
杨士强教授在讲座中就青年教师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很多困惑,特别是职称晋升等压力造成重科研轻教学、重研究成果轻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报告中,杨教授结合了自身的经历和经验,就我们青年教师如何面对压力,如何适应形势,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方面关系给出了深刻的见解。另外,杨教授在青年教师关心的如何申请各类课题等问题也给予了解答。在讲座中,杨教授没有按部就班的按讲稿念,而是结合案例来分析。讲座采用“互助互动”的交流方式,增进了杨教授与我们的之间的信息交流,也促进我们之间听讲座的积极性。通过讲座,我们青年教师深刻的体会到了杨教授的人生经历,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品质,也认识到了作为教师应具有的人生价值和力量,激发我们青年教师从教的兴趣和热情。
许丽慧(温州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师)
杨教授这次报告的主题是“教学为本,育人为先”。整个讲座杨教授以诙谐幽默的方式、贴近实际工作的案例、朴素的语言给予了广大青年教师一次受益匪浅的引导。杨教授提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积极主动的对自己进行人生与职业规划,开阔自己的思路,立于一个广阔的视野,不断的向国内外同行学习。主动的提升自己,提出内在动力非常重要。同时要对做好正确的定位,从自身实际出发,健康的面对压力。同时杨教授还对如何申请研究基金、申报书如何书写、如何应对答辩等给予指导。特别强调了“悟性”对于青年教师在做教学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青年教师,从此次讲座中受益良多。
杨士强向与会教师介绍中国计算机学会
两位讲者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前排右起第四位为杨士强,第五位为冯博琴)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