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85:俞士纶、杨士强、崔鹏走进贵州大学
2015年5月8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贵州大学。CCF走进高校特邀讲者、CCF监事、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作了题为《为什么对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要制定标准——兼谈论文选题与发表》的讲座,美国伊利诺伊芝加哥大学(UIC)教授、清华大学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俞士纶(Philip S. Yu)教授作了题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 Mining Big Data》的报告,CCF会员、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讲师崔鹏博士作了题为《Social-Sensed Multimedia Computing》的报告。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许道云教授、副院长龙慧云副教授出席并主持了此次活动,近百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提前来到会场,现场座无虚席,学术气氛热烈。
杨士强在报告中指出,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制订了发表论文的学术会议和期刊A、B、C标准,这个标准已经得到国内计算机相关学科相同行的认可并且作为教育部学科评估的依据,很多学校也依此对研究生发表论文提出要求。杨士强具体介绍了这个标准对于推动研究生发表高水平论文的作用,并结合实际谈了论文选题与写作、发表的建议。
俞士纶在报告中指出,大数据问题近些年已经越来越重要。一方面,大数据是一种资产,可以为数据所有者提供巨大的价值或奖励。另一方面,它给实现大数据的价值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大数据带来的挑战的本质不仅是由于它的体积和生成速度,还是它的多样性和准确性。这里各种意味着从各种来源收集的数据可以有不同的格式,从文本结构化数据到图形图像网络数据等等。真实性涉及作为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可信度能有不同的可靠性。
崔鹏指出,多媒体计算的最终目标是根据信息需求向用户提供多媒体内容。但是,如何去桥接多媒体内容和最终用户,多媒体服务的最后的技术很少被研究。这种疏忽直接导致了多媒体数据和用户真实信息需求之间明显的意图隔阂,这已经成为一个推进在真实的应用中使用智能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瓶颈。崔鹏在报告中提出了一种新的多媒体计算范型,“社会感知”多媒体计算,来将所有近期社交媒体带来的作品粘合在一起。这个报告旨在回顾和总结最近的“社会感知”多媒体计算的高质量的研究工作,包括基本的技术和应用系统。并提出了对这个新兴市场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的见解。
报告结束后,三位讲者与在场师生进行了交流,并解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此次活动,拓宽了师生们的学术范围,开拓了师生们眼界和思维,对以后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听众感言:
张宇(贵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2014级研究生)
2015年5月8日14点30分,来自中国计算机学会的杨士强教授、俞士纶教授和崔鹏博士在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别做了非常精彩的报告。
首先是杨士强教授对“为什么对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要制定标准——兼谈论文选题与发表”展开讲述,报告期间,杨教授谈到了研究生发表论文的重要性,以论文的质量水平为重点,着重讲述在学术自律文化没有形成之前,必须靠制度约束,有效的制度可以带动文化的形成。杨教授讲的几句话给我的印象最深刻,“要有学术理想和追求”,“学历越高,学术越重要,而不是学位”。
其次是俞士纶教授给我们讲述了“大数据挖掘的挑战与机遇”,俞教授的报告深入浅出,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使我深受启发,给我们开展大数据学习与研究指明了方向,受益匪浅。
最后崔鹏老师以“社会感知的多媒体计算”报告结尾,他在报告中讲述了预测信息爆发的思路,对每个信息传播节点做权重分析,预测信息初期爆发与否的阈值,根据这个阈值来判断一条信息能否爆发。整个报告让我不断思索,不断反思,使我对学术的探索和研究更加坚定。
我以杨教授的话来总结这次参加CCF走进高校活动的心得,“要珍惜大好时光,不要懒散拖拉、不思进取;要全力投入研究,不要沉迷网聊、游戏和看碟;要硕果累累毕业,不要滥文充数、到处求情。”
谢金星(贵州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研究生)
今天很荣幸参加了CCF举办的“CCF走进高校”公益讲座活动,聆听了杨士强教授、俞士纶教授以及崔鹏博士的精彩演讲。
首先,杨士强教授向我们介绍了CCF的基本状况,加深了我对CCF这个组织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现有规模的了解。接着杨教授从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制定的发表论文的学术会议和期刊标准开始入手,向我们诠释了制定论文标准的重要性,并重点为我们介绍了A类会议或刊物,让我们对论文发表水平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随后又向我们阐述了发表论文的重要性,并指出一所学校、一个机构发表论文的数量以及论文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该学校或机构的学术水平,所以发表高水准的论文对高校或者研究机构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最后,他又向我们简述了论文选题的重要性。通过杨教授的介绍,我认识到CCF是一个优秀的组织,通过其创办的刊物或者教学平台可以了解国内外许多学科前沿技术,使我迫不及待想要成为CCF的一员;通过杨教授的介绍,也让我对国内论文发表现状有了一个初步认识,增加了自己争取发表一篇优秀论文的信心。
在杨教授演讲结束后,俞士纶教授为我们带来了“大数据挖掘的挑战与机遇”的精彩演讲。我们都知道,传统意义上的资源被局限为矿藏等能源,而如今的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意味着财富。虽然,也许企业或者机构手中存储了海量数据,但是要将这些海量数据转化为巨大的财富,我们却面临着如何从这些海量数据中发掘出有价值、可信的数据,以及如何利用这些有价值的数据等问题。俞教授深入简出地为我们进行讲解,最后还和我们讨论了一些热点问题,并对我们如何进行大数据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使我受益匪浅。
最后,崔鹏博士为我们报告了“社会感知的多媒体计算”。通过崔博士的介绍,我了解到多媒体计算的终极目标就是根据信息需求向用户提供多媒体内容。如何进行社会感知的多媒体计算,其中需要解决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其提出的如何预测信息爆发的思路给我留下的深刻影响。通过崔博士的介绍,使我接触到一些从未触及的领域,拓宽了我的知识面,
总之,参加本次活动,我获益良多,真心感谢以上几位老师的精彩演讲,也衷心祝愿CCF越办越好,期待老师们再次莅临我校为我们布道说法!
杨士强作题为《为什么对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要制定标准——兼谈论文选题与发表》的报告
俞士纶作题为《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On Mining Big Data》的报告
崔鹏作题为《Social-Sensed Multimedia Computing》的报告
三位讲者与部分师生合影留念
贵州大学对此次活动报道的新闻链接:http://cs.gzu.edu.cn/Graduate/Graduate_Show_1581.html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