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79:管刚走进昆明理工大学
2015年4月24日,“CCF走进高校”活动走进昆明理工大学。CCF走进高校特邀讲者、CCF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腾讯公司高校关系总监管刚先生作了题为《互联网创新与实践》的报告。此次活动由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副院长刘增力教授主持。报告吸引了大批本校师生和在昆明的其他高校相关科研人员前来学习,会场座无虚席。
管刚结合“什么样的创新才是对行业和企业有价值的创新”、“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有哪些机遇”、“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又是如何创新的”等问题为大家分享了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未来趋势,介绍了互联网的商业模式以及中国互联网公司的创新实践。报告理论与实例相结合,生动直白,深入浅出,使在座学生和老师受益匪浅。
报告会最后阶段,大家踊跃发言,畅言互联创新和未来互联网的发展机遇等问题。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听众感言:
段刘蕊(昆明理工大学2013级仪器仪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
2015年4月24日,管刚老师走进昆明理工大学,对腾讯与CCF进行了声情并茂的介绍,作为此次的听众,感觉受益匪浅。此次管刚老师用了言简意赅的言语让大家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此次演讲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心灵深处的震撼,让我们对CCF、对腾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管老师对于“互联网为什么要开放”,给在座的师生普及了“长尾理论”和“孤岛理论”,让我们明白以前的陈旧观点是不正确,个人的观点也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而逐渐提高,对于个人而言,对老师所讲的“长尾理论”更感兴趣。
对于微信,现在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大家都在享受试用它的过程,而它的“内在”又有多少人能知道呢?管刚老师非常自豪的告诉我们,微信(英文名:wechat)是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包括很多平台,其中,管刚老师着重讲了大家看似很简单的“耳朵识别”平台,这是腾讯团队花了整整半年时间研发出来的。这使我对腾讯公司的创新和努力产生了敬佩之情,同时也为自己曾经的无知感到羞愧。此外,管老师还讲了微信的发展历程。随后,管老师详细的给大家讲了一下电商名词,让大家对互联网的认识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最后在互动环节,管老师给我们这些即将走向社会的在校大学生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使我们不再迷茫。
何慧敏(昆明理工大学2013级测试测量技术及仪器专业硕士研究生)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有幸听到来自CCF的管刚老师为我们做的“互联网创新与实践”的交流报告。通过这次报告,我对中国计算机学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我想在以后的学习中,如果遇到一些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应该可以借助CCF的平台寻求帮助。管刚老师除了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会员之外,他还是腾讯公司高校关系总监,他以自己的经历及以腾讯公司为背景,与我们探讨了互联网的创新与实践。这次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也希望之后能有机会多参加类似的活动。
管刚作题为《互联网创新与实践》的报告,会场座无虚席
活动结束后,仍有部分同学意犹未尽,与管刚近距离交流
管刚与部分与会者合影留念(左起第三位为管刚)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