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83:杜子德走进武汉大学
2015年4月29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武汉大学。CCF秘书长杜子德研究员为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的师生们作了题为《谈谈科学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报告。本次活动由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原院长何炎祥教授和副院长彭智勇教授共同主持,会场座无虚席。
报告中,杜子德围绕研究生普遍关注的几个问题,即科学研究的本质、计算机领域研究的特点、个人目标与价值取向、学术共同体的意义等,结合个人求学和成长经历,向在场同学分享如何在研究生阶段提升能力,挖掘兴趣并使之服务于专业学习。他指出,计算机领域的研究生必须具备的三种能力:很强的工程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启发了同学们的研究思路。
最后,杜子德介绍了“CCF走进高校”活动的意义,向听众介绍了加入CCF可获得的服务,建议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们早日加入CCF,利用CCF提供的平台与高水平同行进行学术交流,不断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
整个报告过程中,杜子德将计算机科学与人文有机结合,引经据典,展现出了文理双修的人格魅力,其诙谐风趣、妙语横珠的演讲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演讲多次被热烈的掌声打断,老师和同学们热情高涨,纷纷踊跃提问,他也耐心地一一解答,并向提问者赠送了CCF纪念品。
活动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师生们仍然意犹未尽,感觉时间过得太快。许多同学表示本次讲座使自己受益匪浅,明确了今后的目标,进一步激发了投身计算机科研实践的动力。
听众感言:
夏志坚(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
听完杜子德秘书长的学术报告,我反省了自身的不足,激发了我对本专业知识的研究兴趣,同时也对IT业发展充满了期待和信心。通过与杜教授交流“信息安全领域中防大于攻”现象,使我认识到攻与防是统一的整体,没有攻就谈不上防御,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雇佣黑客,这反映了攻的重要性,故想要做好防御必须好好加强对攻的研究。最后,杜子德秘书长还鼓励我们要勇于创新、挑战自我,不仅要选择正确的目标,更要培养自己坚持不懈、踏实做事的精神。
兰甸(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
有幸聆听了杜子德秘书长的报告,受到很多启发。讲座上杜子德秘书长告诫研究生一定要有学术追求,培养科学研究的兴趣,只有对研究有了兴趣才能驱动你研究工作的进步,要主动与导师交流学术问题,充分调动身边同学一起搞学术的积极性。同时指出研究生在生活中要处理好学习和交际的关系,不能只专注学习而忽略社会交往,也不能放弃研究工作,这些都对我今后的生活产生了很好的启发作用。
黄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
杜子德秘书长的报告给我带来了两点认识:1、做研究需要从宏观上把握研究点的发展历程,并在当前的时代背景环境中开展研究;2、在中国没有不可能但要学会付出,不乱抱怨,要看清方向,了解工作的意义,独立思考,敢于冒风险力争成功。最后,非常感谢杜子德秘书长给我们做了如此精彩的报告。
杜子德作题为《谈谈科学研究和学术共同体》的讲座
杜子德近距离与学生互动,并赠送CCF小礼物
活动现场座无虚席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