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U269:陈振宇走进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
2015年4月7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解放军理工大学。CCF高级会员、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副教授陈振宇为解放军理工大学指挥信息系统学院的师生作了题为《软件测试——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的融合尝试》的报告。
陈振宇以自动化软件测试为线索,介绍了软件测试的研究进展和前沿方向,以及软件测试MOOC的教学设计,交流了通过慕测平台(mooctest.net)将教学、科研和产业服务融为一体的基本思路,分享了一个年轻科研团队的成长历程,反思了软件测试在产业应用中的失败教训和努力方向。
活动的互动阶段,陈振宇与解放军理工大学的老师和研究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师生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听众感言:
惠战伟(指挥信息系统学院软件工程教研中心博士研究生)
4月7日下午,来自南京大学软件学院的陈振宇博士结合自身经历,分别从软件测试的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三个方面,结合自身丰富的工作和学习经历,给我们介绍了怎样实现软件测试产、学、研的有机融合,这为我们即将走上科研工作岗位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提供了指导和借鉴。
首先,软件测试并不单纯是一种工程技术或者理论方法,而更像一门交叉学科。正如陈博士讲到的,在软件测试实践研究方面,更彻底的测试意味着测试人员对被测软件更深入的了解,包括被测软件需求,软件的编程技术,软件使用场景等,这样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测试。为此,作为一名优秀的测试员,就需要掌握各种领域知识,这样才能设计出更有效的测试。在理论研究方面,软件测试的前提则是实现对被测软件不同形式的建模和描述,测试需求的获取则是需要测试人员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和领域知识,测试数据和缺陷信息的分析更需要统计数学背景知识。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软件测试研究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必须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领域知识。
其次,软件测试可以一举三得。教学、科研和产业服务是我们广大青年学者都会面临的三大难题,偏废其一都会极大地限制我们的发展空间。传统上,这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但是陈博士根据自身经历给我们展示了一条可以一举三得的方法。在教学方面,为了提高学生对软件测试技术的认识,将学生日常生活中常用的应用软件引入学生标准被测软件库。相对于单纯的小程序实验验证,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软件更会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和动手的积极性。而如果能够发现其中的缺陷,也可以提供给相关开发方,因此可以以此为基础完成这些应用软件的第三方测试。另外,这些实例也为新的测试技术的验证和学术论文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实验数据。这种研究思路也对于我们广大博士研究生处理论文研究和工程项目研究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最后,陈博士的讲座对于我们软件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学术提供了很好的借鉴,解放军理工大学是国内首批获批的软件工程学科一级学科博士点,拥有军队重点实验室和开展军用软件测评服务的军方资质,具备开展产、学、研活动的良好基础,在此之前,也在软件测试方向的人才培养和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在对外学术交流、横向联合方面相比于南京大学还有不小的差距。听了陈博士的讲座,更加坚定了此前导师黄松教授经常所说的“立足于解决实践中的理论问题,理论研究应超前于工程实践,而又服务于工程实践”的科研学术理念。
陈博士的讲座,不仅为广大青年学者从事软件测试技术的研究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也为我们军校软件测试研究的开展提供了借鉴,更为军地高校软件测试研究团队开展进一步的学术交流和合作提供了指导。
陈振宇作题为《软件测试——教学、科研与产业服务的融合尝试》的报告
活动现场听众提问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