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U262:杨士强、黄铠走进复旦大学

阅读量:10
2015-01-27

 

2015年1月14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复旦大学。此次活动由CCF监事、CCF杰出演讲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杨士强教授,以及首位“CCF海外杰出贡献奖”获得者、美国南加州大学黄铠教授担任主讲。活动由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青年联谊会负责人姜育刚博士主持。

活动开始前,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王晓阳院长、许晓茵书记带领学院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与两位嘉宾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欢迎CCF走进高校活动来走进复旦大学。

首先,杨士强面向青年教师做了题为《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之路》的讲座。杨士强结合他在清华大学多年的教学、科研、管理经验,分享了在青年教师成长、成才过程中很多重要问题上的思考。例如,如何处理好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的关系,如何面对压力、适应形势,如何申请科学研究基金,如何应对答辩,如何选拔和培养学生等等。杨士强的讲座引起了在座青年教师的广泛共鸣,大家均表示受益匪浅。

接下来,面向在场的研究生,杨士强又做了题为《为什么对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要制定标准》的讲座。对于当前大多数研究生缺乏学术追求、缺乏交流能力等问题给出了建议,希望引导同学们能够巩固信心、树立理想。讲座过程中杨士强回答了同学们的多个问题,并向参与问答的同学们赠送了CCF纪念品。

最后,黄铠作了题为《Security Infrastructure for Trusted Offloading in Mobile Cloud Computing》的讲座。黄铠的报告围绕移动云计算中的安全和隐私问题展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他在该领域多年的研究成果。此外,黄铠还分享了在学术研究、学生培养等方面的经验,并同杨士强一起与在场的师生们讨论工作、学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气氛十分活跃。

活动在大家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听众感言:
路红(计算机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博士)

1月14日下午,我们聆听了杨士强教授的“青年教师成长、成才之路”的报告。内容切合目前在建设一流大学和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介绍了青年教师如何成长、培养学生、做好科研教学工作、申请研究基金、进行有效的学术交流等。并且以翔实的数据,分析对比了国内博士生和国际名校博士生发表论文情况,指出如何选拔、指导学生做出好的、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享受、热爱研究过程与成果。报告生动、严谨、引人思索,听众受益匪浅。无论对教师、学生都有很好的启示作用。

张睿(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师,博士)

杨老师的演讲语言生动,几句话一个段子,风趣幽默,用通俗易懂的话讲解道理,娓娓道来,给人的感觉是在轻松聊天,而不是说教。演讲内容针对当前青年教师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结合自己的经验体会,给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比如188体育投注:学生培养方面,一些见解和倡议对我的启发很大,有一种豁然开朗的顿悟感觉。非常感谢杨老师和CCF的活动,希望以后能够多办类似的演讲和交流。

吴祖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硕士研究生)

1月14日,“CCF走进高校”活动来到复旦大学。清华大学杨士强教授结合自己多年科研教学经历,与活动现场的研究生同学深入交流了“为什么要对研究生毕业发表论文制定标准”。

杨教授针对我国当前社会体制下研究生淘汰机制的引入较为困难、我国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与国际一流研究机构间存在较大的差距等现实情况,提出了研究生的培养需要有制度约束的观点。他以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的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目录为依据,对比了清华大学与国外知名大学博士毕业生的论文发表情况,强调对研究生发表论文制定标准有助于学术交流、学术监督、促进研究生独立思考等重要作用,并介绍了若干可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可以采取的措施。

此外,杨教授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在科研道路上存在的主要问题:目标不明确、逃避就业、缺乏学术追求等,并提供了许多忠告,劝勉有志向的研究生找到目标、巩固信心、树立理想,他还阐明了研究生参加学术会议获取领域前沿知识、与同行积极交流的重要性。他指出,研究生一定要有学术追求、要有学术理想,努力追求创新工作,服务社会与国家。

杨教授的演讲风趣幽默,气氛轻松愉悦,对在座的研究生提出了科研和生活上的许多的建议,令人受益匪浅。
 



杨士强进行讲座

黄铠作题为《Security Infrastructure for Trusted Offloading in Mobile Cloud Computing》的报告

活动现场,与会师生认真听取讲座内容

活动结束后,杨士强、黄铠与部分与会师生合影留念(第二排左起第三位为姜育刚,第四位为黄铠,第五位为杨士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