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第十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阅读量:5
2014-09-26

第十届全国普适计算学术会议(PCC 2014,会议编号:CCF-TC-14-15N )于2014年9月13日至14日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普适计算专业委员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数字媒体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承办。自2005年创办以来,该会议一直与全国多媒体技术学术会议、全国人机交互学术会议联合举办,称为“和谐人机环境联合学术会议(Joint Conference on Harmonious Human Machine Environment, HHME)”,全国各地及海外的代表300多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会议议题包括普适计算理论和模型、情境感知技术、普适计算系统和平台、普适计算设备、物联网技术、自然交互接口、普适计算应用等。大会安排了三个特邀报告,分别为汪成为院士的《2025年前支撑和谐人机环境的6项关键技术》,徐光佑教授的《体态语言理解—和谐人机环境的基础》,以及吴朝晖教授的《柔性系统:普适计算的新契机》。三位特邀专家回顾了普适计算过去十年的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十年的发展趋势,作出了精彩的报告。

本届普适计算学术会议还安排了普适大数据论坛。论坛由北京大学千人计划张大庆教授主持,邀请了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清华大学史元春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李波教授、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院谢幸、中国移动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冯俊兰、中科院计算所陈益强教授、西北工业大学於志文教授等七位专家学者,从大数据角度畅谈目前普适计算领域相关热点的关注和研发情况,共同探讨了普适大数据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本届普适计算学术会议为提升会议的学术交流质量做了若干有益的探索。首次将本会议录取的优秀英文论文向国际知名SCI期刊推荐发表,如IEEE Systems Journal等,为国内会议的国际化做了初步尝试;邀请了国内学者近年在国际一流期刊与会议上发表或录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来大会以Poster方式参与交流,效果显著;大会还评选出最佳论文一篇、优秀论文(最佳候选论文)一篇,由《Smartphone-based Activity Recognition Independent of Device Orientation and Placement》与《基于跨空间多元交互的群智感知动态激励模型》分别获得。

会议期间,CCF普适计算专委会还召开了全体委员工作会议,由专委会主任吴朝晖教授主持。专委会秘书长潘纲教授代表专委会汇报了2013-2014年专委工作情况,并提出明年重点工作计划;华中科技大学余辰博士代表介绍了今年PCC会议的筹备情况;会议上还进行了新增委员的投票选举,以及专委会改革试点工作的介绍与讨论;最后,参会委员们就2014-2015年的工作计划和专委会的发展展开了热烈讨论。委员们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宝贵和建设性意见。


会议现场

专委工作会议现场

读完这篇文章后,您心情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