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6日上午,CCF YOCSEF青岛联合CCF青岛分部,共同举办CCF青岛2018年度学术年会。学术年会以论坛的形式举行,以“面对机遇与挑战,青岛IT产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主题,探讨青岛IT的产业发展与青岛城市的高速发展极不匹配的深层原因,以及如何实现青岛IT产业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大潮中的跨越式发展。
参加学术年会人员合影
青岛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李明超,CCF YOCSEF总部主席、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授苗启广,CCF青岛分部主席、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CCF青岛分部副主席、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董军宇教授,山东滨海学院张万民教授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论坛。参加本次学术年会的有来自CCF YOCSEF总部、天津、济南、长春、大连、沈阳、长沙、福州等分论坛的各位同仁,以及CCF YOCSEF青岛、驻青高校教师、企业代表等近50人。
CCF YOCSEF主席、CCF青岛分部执委王胜科主持大会
学术年会伊始,执行主席王胜科简要介绍了本次论坛的背景。机遇:青岛成为中国第12个GDP总量跨越万亿元的城市,30所知名高校已经签约,2020年高校数量将达到50所。现状:青岛IT企业人员流动率高达30%,员工待遇偏低,仅为北上广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无法聚集更多IT高端人才。可能的发展策略:青岛的重工业、运输业、制造业很发达,IT产业在城市战略中是否有一席之地?同时,国家在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青岛的IT产业是否有机会?论坛围绕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青岛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李明超先生介绍青岛市IT产业发展现状
首先,青岛市经信委软件处处长李明超先生介绍了青岛市目前的产业情况。青岛市软件产业的一大特点就是立足于本地发达的制造业基地,目前已有海尔互联工厂、赛轮金宇轮胎智能工厂、红领智能生产车间等5个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综合示范项目;青特集团、德盛机械的离散制造数字化车间等7个项目入围国家智能制造专项;青岛软件产品在智能交通、轮胎制造管控、电力载波通信等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前列。指出青岛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有较强优势也是发展重点,而IT产业目前存在产业规模小,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但“7号文件”的出台将引领青岛向互联网IT产业迈进。
CCF YOCSEF现任主席苗启广教授致辞并发表观点
特邀嘉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CCF YOCSEF现任主席苗启广教授提出一系列问题“(青岛)如何吸引更多更实的高校过来?寄予多少希望?如何才能真正让高校落地?”来分析青岛目前的机遇与挑战。
CCF青岛分部主席、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致辞并发表观点
特邀嘉宾山东大学计算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陈宝权教授强调我们应该从批判性角度出发,看待青岛市在IT方面的发展,应该联合学术、政府、企业各界人士的力量,实现青岛IT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自由讨论
随后,各位参会嘉宾围绕青岛IT产业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展开了自由讨论。山东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屠长河教授强调,青岛市IT产业的发展要向IBM学习,“不破不立”。除制造业以外,互联网产业要大力发展,才能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程学院副院长董军宇教授指出,青岛的IT企业只有形成聚集效应,才能形成真正的影响力,这需要政府上面大力的来支持。YOCSEF济南AC任崇广表示,市场里往往是中小企业最活跃,应该多鼓励这些企业发展。YOCSEF青岛副主席吕琳表示,高校教师要思考自己能为社会做什么;企业里有很多的需求,高校教师可以多主动和企业对接需求,在推动产业发展方面多花一些精力。YOCSEF福州AC魏毅指出,青岛软件产业不一定受限于海尔、海信,还有很多其它的企业,要照顾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