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阿凡达》成功登陆全球,有人预测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3D娱乐涌向市场。更多人认为,3D技术不仅将广泛应用于影视产业,同时可将扩大至游戏、城市规划管理、体育赛事转播等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针对上述种种预测,2010年6月18日,CCF YOCSEF在北京大学举行“走进阿凡达,完美的3D应用离我们有多远?”学术报告会。本次报告会邀请了来自浙江大学CAD&CG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鲍虎军教授、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陈宝权研究员及美国Base FX公司技术总监陈俊文先生作主题报告,他们分别介绍了3D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应用前景。CCF YOCSEF AC主席张云泉,副主席陶建华、徐明伟,学术秘书宋乐永,AC委员崔斌、李江亮、刘挺,荣誉委员侯紫峰,及来自媒体届、学术界、企业界等的相关人士参加了报告会。报告由CCF YOCSEF学术秘书袁晓如及委员王涛主持。
鲍虎军教授围绕真实感图形技术的建模和绘制两个核心问题,着重介绍近年来在网格曲面的编辑和运动合成、三维对象/场景的逼真绘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他认为网格曲面表示面临的挑战有:复杂的拓扑和形状缺乏有效的数学工具;高度稠密、丰富的几何细节难以高效处理;顶点操作模式难以编辑和调控曲面形状。他还指出,目前三维图形技术在几何计算与建模、图形绘制、自然交互与显示技术、网络图形技术上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
陈宝权研究员重点介绍他们利用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激光扫描技术获取大规模三维场景的研究工作,这种技术的特别之处是通过激光扫描的深度图测量物体离扫描仪的距离,进而从某种角度得到一种三维模型。他还总结了他们近年来针对大规模场景所作的三维点云获取、建模与可视化的工作,并对该方向的研究进行展望。
陈俊文先生首先向大家展示了他参与制作的《马达加斯加》、《RIDDICK》、《X-MEN 2》、《孔子》等影片的特效制作,分析了特效在“真人电影”、“电视和广告”、“动画剧”、“电视游戏”、“动画电影”制作中的区别;陈俊文还向参会者讲解了188体育投注:影视特效制作团队的运作方式,介绍了团队之间如何配合完成影视特效制作工作。
图左起依次为特邀讲者鲍虎军、陈宝权、陈俊文
在panel讨论环节,除了三位特邀讲者外,还有来自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徐迎庆博士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刘永进博士也参与了“中国的3D之路在何方?”的讨论,他们从专业视角,探讨我国3D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及未来趋势。大家一致认为,中国要想做出顶尖的3D产品,一方面在技术上要有进步,其次技术研发要与产业和创意有机结合。
图为panel主持人及嘉宾,左起为袁晓如 、鲍虎军、陈宝权、陈俊文、刘永进、徐迎庆
与会者与嘉宾正在进行探讨
特邀讲者与参会CCF YOCSEFAC委员、荣誉委员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