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 YOCSEF昆明成功举办“云南高校教师如何提升双语教学能力?”技术论坛
CCF YOCSEF昆明于2020年5月9日下午13:30-17:00,通过腾讯会议(论坛号:CCF-19-YOCSEF昆明-3FT)成功举办了题为“云南高校教师如何提升双语教学能力?”技术论坛。论坛由CCF YOCSEF昆明现任学术秘书赵娜(云南大学),AC委员高盛祥(昆明理工大学),毛存礼(昆明理工大学)担任论坛执行主席。本次论坛邀请了厦门大学金泰松博士、云南大学刘迪博士、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蒋瑜婧女士、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孙晓璇女士等长期从事双语教学的高校老师为我们分享经验,同时还有来自省内外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以及在学阶段的学生参与了本次活动,并围绕论坛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讨论环节中大家积极发言、娓娓而谈,充分拓展了四个思辨话题的广度和深度,使得本次在线技术论坛圆满举办。
图1 论坛主题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将云南定位为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近年来,每年来云南高校访学和留学的学生逐年增多,双语教学将是云南高校教学面临的一个趋势,同时也是一个挑战。云南的双语教学现状怎么样?针对云南现状如何提出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升云南高校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因此,举办本次技术论坛,邀请多年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一起跟云南高校教师交流,探讨目前云南高校双语教学存在的具体问题,探讨对策及如何提升云南高校教师双语教学水平。
首先,厦门大学金泰松博士做了题为“双语课程教学实践与经验之谈-以《模式识别》课程为例”的报告。金泰松博士从高校教师的角度,首先谈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特征。他指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的显著特征,教育国际化是我国近十年教育发展的教育目标,教育国际化成为国家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战略仍无之一。其次,金泰松博士谈到可指定合适的教学大纲、采用双语教材、注意教学中不同语言的比重、双语教学对师资的要求等一系列的方法来解决当前的双语教学问题。报告中,金泰松博士解释了进行双语教学的意义,进一步说明双语教学的重要性。他认为双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的基本知识,而不是教会学生如何说英语。双语教学不是目的而是方法,不可本末倒置。最后金泰松博士给出了促进双语教学的三条建议:(1)探索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2)科研促教学;(3)增加教学特色等方法来促进双语教学的推进。
图2 厦门大学金泰松博士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