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计算机学会青年计算机科技论坛
CCF Young Computer Scientists & Engineers Forum
CCF YOCSEF
于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14:00-17:30
在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四层报告厅举行
学术报告会,敬请光临
报告会主题
数据挖掘及其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程 序
13:30 签到
14:00 报告会开始
特邀讲者:石 勇 博士,中科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
演讲题目:数据挖掘与网络信息安全
特邀讲者:王永吉 博士,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教授
演讲题目:数据挖掘技术与隐蔽信道处理
特邀讲者:唐 杰 博士,清华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数据挖掘与社会安全
特邀讲者:童云海 博士,北京大学副教授
演讲题目:面向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分布研究
执行主席:郭 莉 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正研级高工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学术秘书
执行主席:齐红威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
数据堂共同创始人
参加人员:IT领域专业人士、研究生、媒体、其他有兴趣者
参会费用:CCF会员、特邀讲者及符合下列情况者免费参会。其他人员50元,学生10元(可现场缴费)
报名联系:Email:yocsef@ccf.org.cn; Tel: (010)6256 2503转14; Fax: 6252 7485
如参会,请于11日前回复下附回执至yocsef@ccf.org.cn,以便提供会务。
免费参会方式:
1、所有会员凭会员证可以免费参加,且可以带一个非会员参加;
2、由YOCSEF AC委员、荣誉委员、委员、CCF理事推荐人员(每人可推荐2人);
3、通过网上报名的前10名非会员可以免费参会;
4、活动承办单位前20名报名者可以免费参会;
5、现场办理入会可以免费参会。
数据挖掘及其在网络信息安全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是从数据中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以及国民经济各领域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每天产生及要处理的数据量以指数量级不断增长,而这些信息中蕴藏的知识与财富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带动了数据挖掘技术的蓬勃发展,把数据挖掘技术推向了实用的新阶段。
数据挖掘技术给传统的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带来了新的契机:数据挖掘技术可以用于提高处理传统的安全问题,如入侵检测、隐蔽信道检测等的效率;同时,数据挖掘带来的新的方法与思路,开创了信息安全的新领域,如社会舆情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值得关注的是,数据挖掘也是一把双刃剑,有人也利用数据挖掘方法来进行隐私窥探、情报破解等。如何应对数据挖掘对隐私保护的侵犯,也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及工业界的重视。
如何迎接数据挖掘给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本次报告会关注的焦点。本次报告会将从数据挖掘在入侵检测、隐蔽信道检测,社会舆情感知以及数据挖掘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进行深入讨论。
特邀讲者 石 勇
博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管理学院教授,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曾任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立大学管理学院助理教授、副教授、讲座教授、系主任和数据挖掘实验室主任。他主要研究兴趣在商业智能、数据挖掘、多目标决策,已经发表了十七部专著,在多个知名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论文超过200篇。IJITDM(SCI)的总编辑,同时为多个学术期刊担任编委。曾获得过2004年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奖励(研究生院),2001年中国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家基金奖等。
报告提要:本次报告首先讨论基于优化的数据挖掘技术的理论基础,如多目标线性规划,多目标二次规划,这些都是当前数据挖掘算法中的重要理论分支。基于这些方法,进而讨论基于优化在网络入侵检测上的应用。最后介绍这些方法在两个多类别入侵检测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基于优化的数据挖掘方法具有高分类精度,误报率低的特点。
特邀讲者:王永吉
博士,中国科学院软件所教授,IEEE高级会员。中国科学院2002年百人计划特聘研究员。博士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一直从事有关隐蔽信道、高可信网络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实时系统等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110余篇高水平论文。文章发表于IEEE会刊、IEE会刊、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刊(ROBOTICA)、世界工业应用数学学会会刊(SIAM)等世界一流学术刊会以及计算机科学技术学报(JCST)等国内计算机领域一级学术刊物。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香港王宽诚基金奖、英国海外学者基金奖、福特基金奖。
报告提要:本次报告将介绍:1.隐蔽信道研究现状和仍然存在的问题。2.结合第四级安全操作系统的开发,介绍隐蔽信道标识方法、场景构建方法以及度量方法。3.研究小组在分析操作系统中关键的110万行代码时发现的43条隐蔽信道4.已在IEEE Cloud 2011上发表的云计算环境下虚拟机中基于共享内存的隐蔽信道及威胁度量。5.数据挖掘技术与隐蔽信道结合给安全领域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特邀讲者 唐 杰
博士,现任清华计算机系副教授,2006年在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获得博士学位,曾在康纳尔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等进行学术访问。主要研究兴趣包括:社会网络分析、数据挖掘和语义Web。主持国家和部委级等项目30余项;发表论文100多篇,申请专利10项,入选201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获2010年度清华大学学术新人奖等荣誉。目前是国际期刊JCIT的社会网络专题主编以及JAIT,、JSW、SWJ的编委会委员;担任SIGKDD2012等国际会议的主席或程序委员会主席。研发了研究者社会网络ArnetMiner系统,吸引了218个国家210万个独立IP的访问。
报告提要:本次报告将从社会影响力分析着手,介绍从异构社会网络信息学习度量用户间基于话题的影响力方法;进而探讨用户影响力对信息传播的影响;结合用户影响提出社交网络信息转发预测模型。最后介绍在网络结构洞方面的研究,重点探讨如何从大规模社会网络结构中自动挖掘结构洞用户。我们在Twitter、合作者网络、专利发明人网络等多个社交网络数据集上进行了验证。
特邀讲者 童云海
博士,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教授。目前主要从事数据仓库、数据挖掘、多媒体信息检索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五年来,独立主持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作为核心技术骨干参与国家973、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等6项,主持国际合作和横向协作项目10余项。曾获中国高校科技二等奖1项。近年来,国际期刊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40余篇。
报告提要:本次报告围绕面向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发布,分析数据挖掘和数据发布中潜在隐私泄露的机理,从数据隐私保护和知识隐私保护两个方面介绍面向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方法;讨论在微数据(Microdata)发布和联机分析处理(OLAP)两种场景下,数据发布中的隐私保护方法。最后探讨面向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和数据发布方法的评价体系。
执行主席 郭 莉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学术秘书。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助理,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信息内容安全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北京邮电大学兼职教授,电子科技大学兼职博导。主要研究方向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安全,数据流处理等。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执行主席 齐红威
CCF YOCSEF学术委员会委员。数据堂(http://www.datatang.com/)共同创始人,CEO。2003-2011年间,NEC中国研究院,智能信息处理研究部部长,高级研究员。2004年,获中科院自动化所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博士学位;2006年,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系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数据挖掘,自然语言理解,知识表示与获得领域。
参会回执
姓名 |
|
单位 |
|
电话 |
|
Email |
|
是否CCF会员 |
|
会员号 |
|
推荐人 |
|
备注 |
非会员请填写推荐人姓名,YOCSEFAC委员、荣誉委员、委员,CCF理事,CCF联络人,CCF会员等均可作为推荐人 |
注:完整填写上附参会回执,于11日前发送至yocsef@ccf.org.cn。
会场方位示意图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