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机器说话更像人?清华和京东的三位大牛给出答案 | CCF C?
顾客:“我想给父母买一台电视。”
客服:“您好,这一款可能会适合您的需求(附带商品链接)。”
顾客:“看着不错,但价格好贵啊。”
客服:“因为如果是老年人的话,更加推荐4K超清大屏。”
顾客:“感谢推荐。”
客服:“感谢询问,若有问题随时找我。”
……
随着电商、网购的普及,诸如上述的场景,相信大多数人都或多或少地经历过。
能够根据客户的问题,如此熟练作答的背后,却很可能不是人,而是AI。
然而,当问题变得复杂、棘手之时,这种对话AI有时却显得不够智能,往往也因此被客户诟病。
近日,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京东承办的第一期CCF C?活动,在京东集团总部如期举行。
近30位CCF CTO Club成员和特邀嘉宾参与了此次活动,就“智能客服”这一主题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那么针对这一话题,学界和产业界的大牛,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下一代的对话系统,又该何去何从?
何晓冬:不仅要响应请求,还要做到情感陪护
对于产业界来讲,智能对话机器人或系统,发展现状又是如何?
针对这一问题,京东集团副总裁何晓冬带来了《多模态智能交互技术打造有温暖的智能客服体验》的主题演讲。
CCF企工委副主任、TF主席、京东集团副总裁 何晓冬
何晓冬介绍道,近几年,在特定领域对话与交互系统中,出现了许多应用,例如京东智能客服、微软小冰、亚马逊智能音箱等等。
而早在188体育app官网:,谷歌发布的Duplex电话AI,一度被认为通过了图灵测试。
但后来却被外媒曝光25%是由人工打出;而在通过自动系统打的电话中,约有15%会需要人工干预。
对此,何晓冬直言道:
对话AI距离通过图灵测试还有一段距离。
若是要达到这一“理想状态”,难点和挑战又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