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 | 脑机接口赋能智慧医疗:前沿与挑战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29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8日举办的【脑机接口赋能智慧医疗:前沿与挑战】技术论坛。
本论坛探讨脑机接口技术对智慧医疗的影响,介绍非侵入式和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关键应用和主要进展,讨论利用脑机接口提升医疗智能化所面临的关键技术挑战及其潜在解决方案。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
脑机接口通过在大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建立一种直接的信息通路。近年来,随着脑科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学科的迅速发展,使得我们对大脑功能和疾病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促进了智慧医疗的创新。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实现更快速、精确和个性化的医疗诊断和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为了充分发挥脑机接口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中的巨大潜力,首先,在脑信号编解码方面,设计有效的脑机接口范式,实现对脑信号可靠稳定的编解码;在脑疾病诊疗方面,对病情进行精准评估,探索个性化的生物标记物,提升治疗的有效性;同时,在临床应用推广方面,解决脑机交互设备的自然性、硬件平台的可及性与稳定性等问题。
本论坛汇聚了脑科学、人工智能、医学等领域的专家,重点探讨脑机接口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中的前沿进展,并聚焦于讨论脑机接口范式设计、脑信号编解码、脑疾病诊疗有效性、脑机交互自然性等重要问题,以推动脑机接口技术在智慧医疗领域中的应用与发展。

论坛安排

时间:10月28日13:30-17:30
地点:沈阳皇朝万鑫酒店4层鑫悦厅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状态解码泛化研究 | 邬霞 | 北京师范大学 |
2 | 严重失智人群的意识检测与人机交互临床需求与应用 | 何江弘 | 北京天坛医院 |
3 | 面向智能交互的个体行为解码技术 | 徐鹏 | 电子科技大学 |
4 | 消费级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 许敏鹏 | 天津大学 |
5 | 脑机接口范式设计、算法优化及应用研究 | 金晶 | 华东理工大学 |
Panel嘉宾 | 邬霞 | 北京师范大学 | |
何江弘 | 北京天坛医院 | ||
徐鹏 | 电子科技大学 | ||
许敏鹏 | 天津大学 | ||
金晶 | 华东理工大学 |

论坛主席

龙锦益
暨南大学教授/博导,计算机科学系主任、国际学院专业副院长
CCF YOCSEF广州23-24主席。近年主要从事脑科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工作,聚焦于脑成像信息处理、脑机交互与类脑智能、神经调控等相关研究。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杰出青年项目等。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自然科学类,排名第三)、中国自动化学会首届优秀博士等奖项。其研究成果在Brain、Cerebral Cortex、IEEE TBME等核心期刊与会议上发表论文60余篇。
共同主席
赵莎
浙江大学特聘研究员/博导
CCF高级会员,CCF普适计算专委执行委员。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与智能感知,聚焦于利用脑机接口进行脑疾病诊断与调控等研究。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ACM UbiComp 最佳论文奖 (CCF A,国内首篇),荣获2022ACM分会新星奖。主持国自然青基、2030“脑科学与类脑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等。ACM杭州分会主席团成员。

论坛讲者

邬霞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和优秀青年基金、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主要研究方向为脑信号智能分析、类脑算法等。近年来,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十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IEEE TNNLS、IEEE TKDE、IEEE TAC、NeuroImage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会议发表论文100余篇。
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状态解码泛化研究
基于脑机接口技术开展脑状态解码有望解决多种医疗难点,提供形式丰富多样的医疗手段。然而目前的脑状态解码模型仅在实验室中的特定环境下有较好的性能,提高模型在不同任务、不同被试和不同站点等多种新场景下的适应能力是脑机接口从实验室走向医疗应用的关键因素。本次报告将从跨任务、跨被试和跨站点这三个方面,分享提升基于脑机接口的脑状态解码模型泛化性的前沿进展,展望脑状态解码泛化赋能智慧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
何江弘
北京天坛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导
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修复学分会意识障碍学组主任委员;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意识与意识障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神经生理学组副组长。擅长昏迷及植物状态促醒治疗:认知与意识障碍患者隐匿意识的多模态检测与评定,无创神经调控治疗方案与评定外科促醒手术及程控技术等。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等课题。牵头制定中国专家共识2部。
严重失智人群的意识检测与人机交互临床需求与应用
临床意识与认知障碍患者受限于语言和运动功能障碍,其意图和意识无法输出,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通过临床的多模态脑成像、神经电生理以及不同程度的认知范式进行意识检测评估,并借助于人机交互和自然交互相结合的方式识别其意识,进一步结合外骨骼机器人以及可穿戴装备,可大幅度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本次报告将就严重失能失智人群的脑机接口的临床需求,以及我们病房的一些初步实验进行分享。
徐鹏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优青,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四川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致力于脑电信号处理、脑机交互和类脑智能相关研究长达20余年。承担国自然重点、优秀青年基金、国际地区合作、科技创新2030(脑计划)等项目10余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论文150余篇,研制开发多个脑电分析处理、疾病评估、康复训练系统,被多个国际国内研究团队采用,获2010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面向智能交互的个体行为解码技术
智能人机交互以及临床诊断等方面需要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可靠的预测,本报告从大脑在高级认知过程信息加工中体现出的网络特性出发,介绍如何从低信噪比脑电信号中可靠的构建不同层面的网络,并发展相应的方法,从网络中挖掘出相关辨识信息,对包括运动想象、情绪、以及决策等多种个体行为进行可靠预测,并把相关网络指标作为临床疾病的诊断以及神经反馈康复的生物标记。
许敏鹏
天津大学教授/博导,医学工程与转化医学研究院副院长
长江学者,国家优青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 senior member,现任天津大学医工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脑-机接口。担任脑机接口产业联盟数软组主席、总体工作组副主席、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等。入选《MIT科技评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中国榜单、获评“强国青年科学家”称号,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首届青年学者奖’等。
消费级脑机接口发展与挑战
脑机接口通过在大脑与外界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信息通路,能够实现所谓的“意念控制”。脑机接口被誉为未来元宇宙空间的终极入口,有望改变人机交互模式,颠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但是,现有脑机接口技术尚不足以支撑体验良好的脑机交互应用,亟需解决交互范式不自然、硬件平台不友好两大挑战。本次报告将围绕消费级脑机接口技术展开,讨论未来非侵入式脑机接口的发展及其医学应用。
金晶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导,数学学院副院长
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上海市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专家,中国高被引学者榜;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神经工程分会副主任委员,担任Journal of Neuroscience Methods等SCI期刊的副主编和编委。牵头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上海市工人先锋号。转化成果获中国医疗器械证三张,并通过ISO9001质量认证。
脑机接口范式设计、算法优化及应用研究
脑-机接口可有效帮助行为语言障碍病人重获信息交互和运动控制能力,可有效促进运动、意识障碍病人的神经功能重塑。本次报告将介绍包括视觉、听觉和触觉诱发脑机接口和运动想象脑机接口的范式设计,识别算法优化和康复、辅助应用等;面向智能假肢/机器人和康复医学领域,研究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和自主性的新型生活辅助技术,并开发康复性神经反馈训练系统,帮助康复患者恢复运动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29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