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CC | 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软件的关键技术与国产化替代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29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8日举办的【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软件的关键技术与国产化替代】技术论坛。
本论坛面向复杂装备数字化的趋势,探讨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作为一种典型工业软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软件工具和平台,分享在汽车、航天、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讨论如何打造国产替代工业软件,以及在高校开展急缺人才培养的途径。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
科学计算与建模仿真软件是“卡脖子”的基础工业软件,在航空、航天、汽车、芯片设计、无线通信等行业广泛应用。但目前我国在该方面的国产软件和技术尚存在较大短板。特别是在各领域装备数字化的大趋势下,作为一种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的复杂装备研制,需要支持物理系统和信息系统的设计、计算、建模、仿真、分析,以及二者的融合。
面向复杂系统工程的多学科统一建模与联合仿真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本论坛面向复杂装备数字化的趋势,探讨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作为一种典型工业软件的基础理论和方法、软件工具和平台,分享在汽车、航天、教育等各行业各领域的典型应用案例,讨论如何打造国产替代工业软件,以及在高校开展急缺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坛安排

顺序 | 主题 | 主讲嘉宾 | 单位 |
1 | 开场致辞: 工业软件的人才培养路径 | 王忠杰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2 | 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技术 | 周凡利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3 | Julia语言在系统建模仿真中的应用 | 陈久宁 |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4 | 自动驾驶大模型的机遇、风险与应对策略 | 谭国真 | 大连理工大学 |
5 | 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技术助力航天发动机数字化转型 | 陈宏玉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 |
6 | 卫星控制系统全数字与硬件在环仿真验证 | 钟超 |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 |

论坛主席

王忠杰
CCF服务计算专委会副主任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导
CCF杰出会员,工学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学部主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计算学部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黑龙江省软件工程与服务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方向:数字经济、服务计算、服务管理、业务分析与优化、产业链分析与优化。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业软件”项目负责人,负责过10余项863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黑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
共同主席
周凡利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CCF企智会(苏州)工业软件分委会主席,工学博士,国际Modelica协会会员,哈工大企业客座教授。自2001年起持续从事系统建模仿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数字化工程的技术研究、平台开发及工程应用,主持开发了系统建模与仿真平台MWorks系列版本。围绕系统建模仿真与数字化工程技术,先后承担近十项科技部、工信部等国家项目,组织实施了与中国航天科技、中国商飞、中国核动力院等重点单位的数字化探索项目。

论坛讲者

周凡利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
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技术
信息物理系统的建模、仿真及计算已经成为装备数字化的核心,MATLAB/Simulink通过科学计算与建模仿真的一体化为此提供了平台支撑,围绕新一代、自主可控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的研制,概述国际上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及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平台关键技术,介绍自主可控的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MWORKS状态、典型应用及开放生态建设。
陈久宁
苏州同元软控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科学计算高级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Julia社区的成员以及Julia中文社区的主导者,同时也是Julia图像处理生态JuliaImages的核心维护者。目前以科学计算高级专家的身份任职于苏州同元软控,负责研发效能、并行计算、AI科学计算以及综合性代码性能优化与设计的相关工作。致力于推动Julia在工程领域的实践应用。代表性工作有:JuliaImages图像处理工具箱、Julia语言的核心基础功能开发、TyGaloisFieldNumbers伽罗瓦数域上的数值计算工具箱。
Julia语言在系统建模仿真中的应用
在科学计算领域中,基于 C/C++ 内核的 MATLAB/Python 是现阶段非常主流的解决方案。在系统建模仿真领域,Modelica 是一个开放标准语言,FMI(functional mock-up interface) 是一个开放的交换标准协议,它允许将符合 FMI 标准的代码封装为通用的 Modelica 模块用于系统建模仿真。
本报告将介绍 Julia 这门新兴的科学计算语言以及它的核心特性、Julia 代码封装并导出为轻量级 FMU,并将其用于系统建模仿真的新型解决方案。
谭国真
CCF理事
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导
博士,大连理工大学领军教授,辽宁省物联网与协同感知专业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大连市可信任自主系统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面上和重点项目、国家863主题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资助。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和AI顶会等发表论文近300篇,三次获国际学术会议最佳论文奖;授权中国发明专利20余项;获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
自动驾驶大模型的机遇、风险与应对策略
全自动驾驶一直是汽车工业最重要且至今尚未完成的挑战之一。本报告首先认为自主智能是突破这一挑战的关键并给出了以大模型为起点到超级自主智能的实现路径;其次,提出了大脑三个世界模型,揭示了人类抽象智能、动物智能和价值观之间的关系,以及超级智能对齐、机器人表征和人类价值对齐新方法;最后,介绍了AimOS和AimGPT研究进展,尤其是在“感知-决策-执行”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面临的风险与应对策略。
陈宏玉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六研究院数字化副总师
工学博士,研究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年拔尖人才,国家航天局液体火箭发动机数字化研发创新中心副主任,航天六院信息中心副主任兼数字化副总师。长期从事液体推进领域基础理论、型号技术攻关和前沿技术探索研究。负责或参与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等重点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申请专利30余项。
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仿真技术助力航天发动机数字化转型
秉承“数字世界多次迭代,物理世界一次成功”理念,应用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基于苏州同元MWorks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平台,完成了航天液体动力系统动态模型库郁金香(Tulips)的开发,具备不同推进剂、循环方式的发动机常见动力学问题的快速仿真能力。开展了组件级、子系统级、系统级模型逐级试验验证,实现整机性能的精准预示。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我国多型航天发动机产品研制中,推动了发动机研发模式数字化转型。
钟超
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现任上海航天控制技术研究所(803所)卫星部方案总体研究室主任,研究员,担任某卫星型号副总设计师职务,主要负责卫星姿态轨道控制系统研发,主持民用航天预研项目、国家自主可控专项项目等。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集团公司科学进步奖二等奖、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铜奖等荣誉,发表论文专利40余篇。
卫星控制系统全数字与硬件在环仿真验证
卫星控制系统研制分为数学仿真、实时仿真和半物理仿真三个阶段,基于新一代科学计算与系统建模仿真技术,在卫星控制系统研制过程中利用MWorks平台进行姿态动力学、单机和控制算法一体化建模仿真,借助MWorks.Sysplorer代码生成工具箱自动生成实时级C代码,加载到VxWorks实时仿真平台上进行硬件在环仿真验证,推动MWorks平台在工程上应用落地。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29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