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新闻 > CNCC

CNCC | 射频计算

阅读量:270 2023-09-22 收藏本文

图片


图片


图片

CNCC2023将于10月26日至28日在沈阳举行,会议期间将举办129场技术论坛,涵盖人工智能、安全、计算+、软件工程、教育、网络、芯片、云计算等30余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0月26日举办的【射频计算】技术论坛。


射频计算近年来吸引了计算、网络、通信和电子等学科的共同关注。本论坛将是一个学科交叉的平台,探讨射频计算的科学问题,分享该领域前沿进展,凝聚188体育投注:射频计算发展趋势的共识,畅谈未来的研究空间。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3官网。目前早鸟票限时优惠报名正在进行,抓住机会立享大幅优惠!


图片


从无线感知到无源感知,从信息超材料到智能反射面,射频计算相关研究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射频计算是将射频信号作为信息载体和计算对象,通过在射频空间内对其做变换从而完成相应的信息处理和转换的过程。


射频计算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当前研究取得了哪些进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关键问题有哪些?188体育投注:其研究空间和发展趋势形成了哪些共识?本论坛将邀请射频计算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做报告,并就上述问题开展深入探讨。


我们希望通过本论坛的举办,向同行分享研究经验,集思广益,增进交流与合作,共同开拓射频计算未来的研究空间。


图片

论坛安排

图片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超表面用于低轨道卫星通信

邱锂力

微软亚洲研究院

2

毫米波感知二三例

张燕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

基于信息超材料的电磁波编码调控

程强

东南大学

4

太赫兹超构射频芯片及波束扫描反射面技术

张雅鑫

电子科技大学

5

无线智能 无限可能

吴陈沭

香港大学


图片

论坛主席

图片


图片

何源

清华大学长聘副教授/博导


CCF高级会员,CCF物联网专委会执委,ACM SIGBED China常委。分别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香港科技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领域涉及物联网、无线网络、移动和普适计算等。担任《计算机研究与发展》、JCST、ACM Transactions on IoT、IEEE IoT Journal等期刊编委,SECON 2022、EWSN 2019、DCOSS 2018等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主席/副主席,以及SenSys、IPSN、INFOCOM、WWW等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委员,三次被评为INFOCOM杰出程序委员会委员。作为项目或课题负责人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以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发表论文150余篇,被引用5000余次。研究成果获得包括SenSys 2022和首届IEEE国际工业互联网大会在内的多个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


共同主席


图片

程强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东南大学首席教授,江苏省首批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并获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江苏省333人才工程以及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在Nature Electr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刊物上发表SCI论文181余篇,SCI他引6715次,高被引论文24篇, H指数66。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拥有一项美国专利和30项国内专利。研究工作入选2014年和188体育app官网: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0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011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2021年度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图片

论坛讲者

图片


图片

邱锂力

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


主要负责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的研究工作,并与工业界、大学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邱博士是互联网、无线网络和感知领域的领军人物。她于2001年在康奈尔大学获得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开始在微软研究院雷德蒙德实验室担任研究员,从2001年到2004年在系统与网络组工作。2005年,她加入了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计算机科学系,担任助理教授。由于其杰出的成就,她后来晋升为终身教授。她的显著成就赢得了多项荣誉,包括NAI Fellow、ACM Fellow和IEEE Fellow。此外,她还担任ACM SIGMOBILE主席。她被认可为ACM杰出科学家,并获得了NSF CAREER Award等许多荣誉。


超表面用于低轨道卫星通信


低地球轨道(LEO)卫星通信对于无线通信至关重要。LEO的地面站设计面临着增强入射信号强度和自适应地引导出射方向的主要挑战,同时考虑到LEO卫星的持续移动。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我们提出了新型收发系统,它将被动超表面和小型相控阵集成在一起,实现自适应引导和聚焦。我们的系统利用超表面的强大波前操纵能力和相控阵的可编程性,实现了一种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系统。该系统可以支持双频通信,有效满足LEO卫星在上行和下行中利用不同频段的需求。我们系统的有效性通过理论分析、数值电磁(EM)传播模拟和实际测试实验得到验证。

图片

张燕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副院长


ACM中国副主席,ACM理事会常务理事,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曾担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获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计算机本科。张燕咏教授一直从事智能物联网和智能感知等方面的研究。2017年获评IEEE Fellow,2021年获ACM Mobicom Best Paper Runner up Award,2022年担任感知旗舰会议IPSN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


毫米波感知二三例


毫米波雷达相对于其他传感器具有全天候、全天时、可测速、穿透性强和隐私保护等优势。基于这些优势,我们从信号、热图、点云等不同层面来实现不同层次的感知任务,我们提出了LiDAR-Radar点云双向融合框架,将LiDAR 和 Radar 数据相互转换,提高了动态物体检测的性能;基于可穿透性,实现毫米波雷达检测视野盲区内的被遮挡车辆和行人;基于热图和微多普勒特征,实现室内行人步态识别和跌倒监测。本次报告将聚焦我们在面向自动驾驶和智能家居的毫米波雷达感知工作。

图片

程强

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导


基于信息超材料的电磁波编码调控


信息超材料能够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对电磁波的精细控制,为构建新型信息系统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本次报告中,我们将重点介绍信息超材料的时空编码理论和相应的时/频/空间调节技术,并探讨其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可能面临的挑战。

图片

张雅鑫

电子科技大学教授/博导


现任电子科大科研院副院长高新处处长,中国电子学会首届太赫兹分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太赫兹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通信学会太赫兹专委会常务副主任;军科委重大专项专家等。长期从事太赫兹微纳电子芯片、器件和系统应用技术研究,主持包括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军科委重大专项重点项目、重点研发计划等在内的项目20余项。发表包括Nature Photonics、Optica、Nano letters等在内的SCI论文90余篇。获得包括2022年度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2021年度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度中国电子学会技术发明一等奖、188体育app官网:度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等在内的6项省部级科研奖励;2021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提名奖)、2017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各1项。


太赫兹超构射频芯片及波束扫描反射面技术


高性能太赫兹射频器件技术是发展太赫兹技术的基础,然而太赫兹波段,波长与芯片的尺度效应使得基于传统电路的太赫兹器件性能恶化。本文提出将超表面微结构与射频芯片相结合的太赫兹超构射频芯片(meta-chip)的方法,实现微结构谐振“场”特性和射频芯片电“路”特性相融合的太赫兹射频新器件,形成了系列太赫兹倍频、直接调制、混频等高性能射频器件。基于自主研制器件以多维复用实现了100Gbps单向和48Gbps双向实时、km级太赫兹通信系统。

图片

吴陈沭

香港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分别于2010年和2015年在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和计算机系取得本科和博士学位。曾在美国马里兰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从事科研工作,曾任无线感知高科创新公司Origin Wireless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领域为人工智能物联网,包括无线感知、移动计算、智慧健康等。在SIGCOMM, NSDI, MobiCom, MobiSys, TMC, JSAC等国际会议或期刊发表论文90余篇,5次获得国际最佳论文奖或提名奖。申请美国或国际发明专利60余项,在Wi-Fi感知领域的研究已商用落地并大规模部署。入选科睿唯安全球前1%高被引学者、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2022榜单,曾获中国计算机学会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港澳)、美国医学科学院“全球健康长寿挑战计划”催化创新奖(香港)等。


无线智能,无限可能


Wi-Fi是全球最广泛使用的无线网络协议,但其在设计之初乃至现在,都仅用于网络通信的目的。无线感知智能不仅让机器具备视觉之外的黑暗及遮挡条件下的知觉能力,也使得Wi-Fi从单纯的通信媒介,变成了普适的感知基础设施。本报告将阐述Wi-Fi感知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挑战,介绍基于富散射模型的统计感知方法,分享已经商用落地的实际应用,包括睡眠监测、跌倒检测、室内追踪等。最后,我们将从Wi-Fi拓展到面向车内智能的统计声学感知。


图片


今年恰逢CNCC创办20周年。二十年来,CNCC已逐渐发展到涵盖数十个方向129场技术论坛,700余位国内外讲者积极参与,超过13000人注册的计算领域年度盛会。二十载不断超越,作为国内计算领域参会人员众多,规模大,水平高的年度盛会,CCF将精心筹划,为参会者带来一场前沿碰撞、展望未来的技术盛宴,让每位参会者都能在CNCC这个超大体量专业平台上提升自身的专业价值,获得前行的动能!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