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现在、“算”未来——“计算+”赋能农业数字化升级 | CNCC论坛分享
CNCC2022 技术论坛“计算+”赋能农业数字化升级于12月10日下午在线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由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CCF数字农业分会、CCF YOCSEF长春学术委员会和CCF YOCSEF广州学术委员会联合承办。CCF YOCSEF长春主席、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温长吉和CCF YOCSEF广州主席、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副教授黄栋共同担任本次论坛的执行主席。
论坛主题为“计算+”如何服务于农业数字化升级,针对农业生产作业过程中面临的海量庞杂数据并最终如何服务于农业生产智能化决策,“东数西算”可能成为解局之道。论坛特别邀请多位重量级嘉宾,长江学者特聘教授、CCF数字农业分会副主任、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学院院长李道亮教授,IEEE工业电子学会云计算与无线系统专委会主席、南京农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舒磊教授,楚天学者特聘教授、华中农业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张红雨教授,甘肃农业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副院长魏霖静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金秀良研究员,东北林业大学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副院长景维鹏教授,吉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叶育鑫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尹令副教授。
论坛伊始,特别邀请CCF数字农业分会秘书长、吉林农业大学信息技术学院(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于合龙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数学与信息学院院长黄琼教授致辞。于合龙院长首先代表CCF数字农业分会和吉林农大信息学院对各位专家、学者参与本次论坛表示感谢,回顾了吉林农大和华南农大承办的历次农业主题高端论坛,提出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发展数字农业是必然趋势,希望大家通过论坛畅谈“数字农业与现代农业”,用智力资源给农业产业发展以支撑。黄琼院长介绍了华南农大数学和信息学院基本情况,感谢各位专家参与论坛,共同探讨数字农业发展,期待借助论坛与全国高校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推动数字农业发展。
论坛第一阶段报告环节
李道亮教授首先带来《数字化支撑渔业高效绿色发展》精彩报告。报告介绍数字渔业国内外现状,数字化渔业的主要技术,结合团队工作介绍数字化渔场建设的的主要实践,报告最后介绍了数字渔业面临的挑战,并分别从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和政策层面提出了应对策略。
舒磊教授带来《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的研究与应用》精彩报告。报告介绍全球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种挑战,粮食生产面临害虫的严重威胁,害虫防控在农业生产整个链条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提升太阳能杀虫灯在农业迁飞性趋光害虫防治领域的应用,太阳能杀虫灯物联网的节点部署、能量预留管理和杀虫灯组件故障诊断等关键研究问题,并对未来应用进行总结和展望。
张红雨教授报告题目为《农业领域生物数字融合标准化研究》。报告从生物数字融合概念和内涵、我国生物数字融合政策情况、生物数字融合最新进展及发展趋势、生物数字融合研究方向,标准化工作建议以及未来工作展望等六个方面进行汇报。
魏霖静教授报告题目为《数字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安全策略思考》。报告聚焦发展数字农业的背景及需求,数字农业解决方案案例,生产管理、品牌营销、渠道拓展和冷链配送等服务体系,数字农业安全形式与防护策略,以及未来可持续发展规划因素等方面展开。
金秀良研究员的报告题目为《作物表型组学技术研究与应用》。报告围绕图像算法的表型研究、光谱技术的表型研究、模型与表型结合的表型研究、作物表型研究应用,以及未来发展方向展开讨论。
论坛的第二阶段Panel环节
线上嘉宾分别围绕“计算+农业”,最亟待破解的瓶颈在何处?“计算+”将给农业带来的,是渐进的助力,还是前所未有的变革?我国不同区域的农业发展,在“计算+农业”大潮中各有哪些优势与劣势?和“计算+农业”,未来发展路径应是怎样的?呈现了异彩纷呈和高质量观点,现场讨论热烈。本次论坛通过CCF官网和知乎传媒在线直播,共计400多位计算农业领域的专业人士进入直播室收听专家精彩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