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新闻 > CNCC

CNCC|CCF会士论坛——人工智能与软件

阅读量:347 2022-12-06 收藏本文

图片


CNCC2022将于12月8日至10日举办,今年CNCC技术论坛数量达到118个,内容涵盖了“计算+行业、人工智能、云计算、教育、安全”等30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2月8日举行的【CCF会士论坛——人工智能与软件】。


CNCC2022将解读算力发展趋势,带你洞悉数据价值真谛,与你共议计算领域生态融合与发展!别缺席,等你来,欢迎报名在线参会!

图片



近年来,人工智能发展迅速,特别是深度学习的突破,使得很多应用得以落地,日益进入关键应用场景,对社会和经济发展产生变革性影响。面对开放的环境和多变的需求,智能软件系统以“能感知、可适应、会学习”为特征,支撑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重大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碰到一些瓶颈,一些基础性问题仍有待解决,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可解释性、面向AI的软件基础支撑等日益受到关注。本论坛将从人工智能的科学基础、算力基础设施的设计与优化、基础软件支撑,以及人工智能如何助力软件工程等角度,开展深入的研讨。


论坛安排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Science for  AI

郑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

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的三点贡献: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设计、评测与优化

郑纬民

清华大学

3

复杂智能软件系统的构建问题

王怀民

国防科技大学

4

人工智能助力软件工程:会是软件工程的 “银弹”吗?

谢涛

北京大学


论坛主席


图片

胡事民

CCF会士

CCF副理事长,清华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清华-腾讯互联网创新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虚拟现实、智能信息处理和系统软件等。在重要刊物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曾任美国Solid Modeling Association的执委会主席(2011-2012),现任亚洲图形学学会主席、中国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Computational Visual Media主编, 以及CAD (Elsevier), Computer & Graphics (Elsevier)等多个国际刊物的编委。


论坛共同主席


图片

金芝

CCF会士

CCF常务理事,北京大学 教授


个人简介: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北京大学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兼任中国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还担任《软件学报》执行副主编,《计算机学报》副主编,《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编委。多年来,一直从事知识工程、基于知识的软件工程和软件需求工程的研究,出版合著英文专著1部,合著中文编著1部,译著2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论文100多篇。曾获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创软件人才奖,中科院盈科优秀青年人才奖,中科院巾帼建功先进个人,中国十大IT科研女性奖。


报告及讲者介绍


图片

郑志明

CCF会士

中国科学院 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Science for AI


报告摘要:尽管新一代人工智能已经取得很大的进展,但人工智能的一些基础性问题仍有待解决,人工智能的数学基础、可解释性等问题都受极大的关注,人工智能的进一步发展已碰到瓶颈。本报告将讨论如何高效、精准地理解复杂数据系统这一问题,人工智能的下一步发展,需要更好地寻找切入点,希望从探索复杂数据系统的内在科学规律为切入点,争取在人工智能的基本科学理论上进行新的探索。


个人简介:曾任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副教务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现任软件开发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数学、信息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北航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高校数学专业教指委主任等职。长期从事网络安全、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研究,取得系列原创研究成果,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二等奖等奖励。

图片

郑纬民

CCF会士

CCF前理事长,中国工程院 院士,清华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的三点贡献:人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的设计、评测与优化


报告摘要:本报告首先说明工智能算力基础设施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关键,接着介绍我们团队对人工智能的三点贡献。第一个贡献是提出了AI 算力基础设施的架构和平衡设计方法,包括计算平衡、网络平衡和IO平衡。该架构和平衡设计方法已用于鹏城云脑Ⅱ。第二个贡献是研制了AI 算力的基准测试程序AIPerf,已用于国际人工智能算力排行榜发布。第三个贡献是提出了百万亿参数超大预训练模型的并行加速优化方法,已在新一代神威超级计算机上实现,通用并行训练系统已开源,支撑北京智源悟道2.0大模型发布,被工业界应用于实际模型训练。


个人简介:曾任CCF第十届理事长。长期从事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并行算法和系统研究。在高性能计算机体系结构领域,在国内率先研制并成功应用集群架构高性能计算机。在大规模并行算法与应用方面,在国产神威太湖之光上研制的极大规模天气预报应用获得ACM的Gordon Bell奖。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获国家发明二等奖1次。2016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图片

王怀民

CCF会士

中国科学院 院士、国防科技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复杂智能软件系统的构建问题


报告摘要:智慧交通、智慧矿山、智慧港口、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复杂智能软件系统已经出现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复杂智能软件系统构建已经成为现实问题。不同于传统软件系统,复杂智能软件系统往往是由大量局部自治智能软件系统相互耦合关联并持续演化的大规模软件系统,以数据、模型、知识、代码及服务等多种形态混合呈现,具有人机协作、智能驱动、持续学习的特点,这些特点对软件开发方法提出新要求。软件工程领域需要主动关注这些新要求,为复杂智能软件系统构建提供专业化的支撑。本次报告将着重探讨复杂智能软件系统的构造与演化问题,助力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


个人简介: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国家百千万科技领军人才和军队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曾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曾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国防科技大学副校长兼教育长。长期从事分布计算理论、技术与系统研究,在大规模网络化软件资源、计算资源与智力资源的高效互联与汇聚方面做出系统性和创造性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次、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次、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次。

图片

谢涛

CCF会士

北京大学 教授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助力软件工程:会是软件工程的 “银弹”吗?


报告摘要:图灵奖获得者Fred Brooks在80年代提出软件工程没有“银弹”:无论是在技术范畴还是管理范畴,都没有哪个单一的方法能够保证在十年内提高一个数量级的软件生产率、可靠性和简单性。近20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日益渗透到软件工程领域中,在为解决各种软件工程任务而研发的方法中灌输智能,催生了智能化软件工程子领域。而近几年更是涌现出像微软Copilot这样基于大模型的代码自动生成系统,这些系统在特定的数据集上带来了出乎预料的好结果。本次报告将着重探讨基于大模型的代码自动生成等是否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软件产业实践的“银弹”。


个人简介:北京大学讲席教授,高可信软件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副主任,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111”计划)基地负责人。曾任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IUC)计算机科学系正教授。当选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计算机学会(ACM)会士、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士、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2020年中国计算机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ICSE 2021程序委员会共同主席,《软件测试、验证与可靠性(STVR)》Wiley期刊联合主编等。


图片








图片

CNCC是级别高、规模大的高端学术会议,探讨计算及信息科学技术领域最新进展和宏观发展趋势,展示计算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最重要的学术、技术成果,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是学术界、产业界、教育界的年度盛会。今年邀请嘉宾包括ACM图灵奖获得者、田纳西大学教授Jack Dongarra以及高文、管晓宏、江小涓、钱德沛、徐宗本、张平等多位院士及专家,还有七百余位国内外名校学者、名企领军人物、各领域极具影响力的业内专家,CNCC在计算领域的水准及影响力逐年递增。本届CNCC的主题是:算力、数据、生态。


CNCC2022将汇聚国内外顶级专业力量、专家资源,为逾万名参会者呈上一场精彩宏大的专业盛宴。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会员之夜”大型主题狂欢活动,让参会者畅快交流,燃爆全场。如此盛会,岂能缺席!等你来,马上行动,欢迎参会报名!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