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新闻 > CNCC

CNCC|如何构建完整的网络数据安全防护体系

阅读量:128 2022-10-26 收藏本文

图片


CNCC2022将于12月8日至10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国际生态会议中心举办,今年CNCC技术论坛数量达到122个,内容涵盖了“计算+行业、人工智能、云计算、教育、安全”等30个方向。本文特别介绍将于12月8日举行的【密码学与数据安全技术及应用】。


报名及了解更多技术论坛信息请识别下图二维码进入CNCC2022官网。目前早鸟票限时优惠报名正在进行,抓住机会立享大幅优惠!

图片



密码技术是网络空间安全最经济、最有效、最核心的关键技术,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和三大杀手锏之一。随着《网络空间安全法》《密码法》等法律的实施,密码技术在应对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应用场景的数据安全与隐私挑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数据安全与隐私风险的挑战依然严峻。本论坛主要围绕密码技术应用合规挑战、新国际国内网络空间安全新规则、密码技术新兴技术、数据分级分类等内容展开研讨,旨在促进密码技术在政务、医疗、交通等各领域的应用,深化密码技术在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等场景的业务融合与安全保障,支撑数字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繁荣我国密码产业、促进密码技术人才培养,带动我国网络强国战略落地。 


论坛安排


顺序

主题

主讲嘉宾

单位

1

现代密码学的新发展——依数据安全的需要而发展

曹珍富

华东师范大学

2

面向区块链的隐私保护研究若干进展

谷大武

上海交通大学

3

大数据计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技术现状

沈晴霓

北京大学

4

PCNNCEC: 基于端--云协同的高效隐私保护卷积神经网络推断方法

何德彪

武汉大学

5

数据分类分级的探索与实践

钟力

360数字安全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论坛主席


图片

彭长根

CCF贵阳会员活动中心主席

贵州大学 二级教授


贵州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学科学术带头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贵州省公共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科技创新团队领衔人,中国密码学会理事、贵州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通信学报》、《网络与信息安全学报》等编委。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含重点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和教学奖若干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1项,获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贵州省优秀硕士生导师等称号。


论坛共同主席


图片

张玉清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教授

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 主任


主要从事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方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在国际四大顶会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发改委信息安全专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主要研究方向:网络攻击与防御、人工智能与安全、物联网安全等。


报告及讲者介绍


图片

曹珍富

华东师范大学 特聘教授


国家首批二级教授,上海市领军人才。发表50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SCI检索200余篇,EI检索300余篇,总引用超过15000次。出版专著7部(包括1部CRC出版的英文专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包括A3前瞻计划项目、重点项目、杰出青年基金项目5项)、科技部863计划等,获省部级以上奖励9项。获中国科学院青年奖励研究基金、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青年教师奖、上海徐光启科技奖章金奖、华东地区IT英才奖、国际旗舰会议IEEE ICC最佳论文奖等。


报告题目:现代密码学的新发展——依数据安全的需要而发展


本报告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现代密码学的新发展问题,说明依数据安全的需要而发展的新密码学理论与现代数学密不可分,与现代科学技术密不可分。同时,介绍了报告人近几年在这方面的新研究成果,尤其是介绍了《New Directions of Modern Cryptography》中部分内容的发展和近年来在数据安全方面的主要工作。“依数据安全的需要而发展”的密码学要既安全又好用,这是现代密码学的新发展方向。

图片

谷大武

上海交通大学 教授


CCF杰出会员、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CCF上海会员活动中心主席。在后量子与轻量级密码、侧信道密码工程、数据隐私计算与区块链、代码安全防护等方面解决了一系列理论和技术问题,在国际公认的4大安全会议(ACM CCS,IEEE S&P,USENIX Security,NDSS)和3大密码会议(美密,欧密,亚密)都发表高影响力论文,部分成果在国家重要领域和行业部门形成落地应用。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5项,中国密码学会密码创新一等奖、国家网络安全优秀人才奖、上海市科技精英奖等。


报告题目:面向区块链的隐私保护研究若干进展


在参与方互不信任的情况下,具有去中心化特点的区块链技术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全球范围内的开放性合作,但同时也面临着隐私泄露的风险。报告将从链上数据和链下计算两方面介绍区块链系统中用户的隐私安全问题。对于存储在链上的数据,我们将探讨如何解决交易数据和非交易数据的隐私泄露问题。对于链下计算,将从提升性能和安全两方面介绍隐私计算协议。报告最后也将对区块链应用中仍然存在的隐私保护研究问题进行展望。

图片

沈晴霓

北京大学 教授


边缘计算产业联盟安全工作组主席、国际通信与信息安全会议指导委员会委员。主持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核高基”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国家预研项目、深圳科技攻关重点项目,与华为、IBM、Intel、AWS、八分量等企业合作项目30多项,在TDSC、CCS、NDSS、ACSAC、ESORICS等发表论文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参与制定国家标准3项。获批首批“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入选2021年度“科创中国”开源创新榜。


报告题目:大数据计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技术现状


在大数据计算环境下实现数据的隐私保护成为了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报告将对从大数据计算过程涉及的数据输入、计算和输出等三个环节出发,依据计算数据为明文、密文或可信硬件保护条件下可能存在的隐私泄露风险,分析基于数据分离的隐私保护、基于数据干扰的隐私保护、基于安全多方计算的隐私保护、基于硬件增强的隐私保护和基于访问模式隐藏的隐私保护等技术进展,并讨论未来研究趋势。

图片

何德彪

武汉大学 教授


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和中国高被引学者;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联合基金重点项目、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等科研项目30余项;获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在IEEE TIFS,IEEE TDSC,USENIX Security等期刊/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谷歌学术引用次数超过1万次;获得IEEE Systems Journal、IET Information Security、 MSN2020等最佳论文奖6项;担任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IET Wireless Sensor Systems等编委。


报告题目:PCNNCEC: 基于端-边-云协同的高效隐私保护卷积神经网络推断方法


在资源受限的设备上部署卷积神经网络推理应用程序对物联网系统仍然是一个显著挑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的基于云-边-端协同的高效保护隐私卷积神经网络推理框架(PCNNCEC),将IoT中的云模型和客户端数据分成两个秘密共享,发送给两个不共谋的边缘服务器,通过应用一些安全两方计算协议,两个边缘服务器可以在不学习任何模型和数据的情况下共同计算预测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提出的安全比较协议在低延迟和高吞吐量之间取得了更好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