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CCF新闻 > CNCC

升级大学软件实践教育论坛——软件通识教育、“软件+”和“+软件”的实践教育升级

阅读量:299 2020-10-09 收藏本文

本论坛将于10月23日在CNCC分会场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邀请国防科大、湖南大学、华中科大、中科大、华为、绿色计算产业联盟等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和机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大学软件实践教育升级。


计算技术领域的年度盛会——CNCC将于10月22-24日召开。大会主题为:信息技术助力社会治理。讲者阵容豪华,图灵奖得主、院士、名企专家将在CNCC做特邀报告。今年更是以北京作为主会场、多个城市分会场以及线上举行,各个分会场技术论坛也是精彩纷呈,升级大学软件实践教育论坛10月23日将在CNCC分会场杭州未来科技城学术交流中心举行,将邀请国防科大、湖南大学、华中科大、中科大、华为、绿色计算产业联盟等国内知名高校、企业和机构专家共同探讨中国大学软件实践教育升级。



无处不在的软件已经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础设施。面向未来,软件技能不再仅仅是大学软件专业人才的专业技能,还将成为所有大学生必备的工作生活技能。因此,在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软件教育不仅仅是面向软件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还应该成为覆盖全体大学生的通识教育。软件教育要注重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并重,领域学科知识与软件学科知识结合,原理讲授与动手实践融合。在此背景下,本论坛围绕大学软件通识教育、软件学科专业教育、跨领域软件专业教育和软件实践教育支撑平台等方面深入探讨如何升级当前大学软件教育尤其是软件实践教育。



报告一题目:

计算与人工智能概论课程改革与实践


报告人:

罗  娟  湖南大学

报告摘要:

当前,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出现,在社会经济、人文科学、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引发了一系列革命性的突破。计算机导论课程是大学生进入高校的第一门信息类课程,本报告探讨如何将计算思维与人工智能发展有机的融合,从“计算思维”的角度出发,以人工智能相关问题为引导,培养学生通过计算系统进行复杂问题求解的能力。通过线上线下混合教学,任务驱动的案例化教学方式,在解决案例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各专业学生今后设计、构造和应用各种计算系统求解学科问题奠定基础。

报告人简介:

罗娟,湖南大学岳麓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南省杰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CCF高级会员、物联网专委会常委、网络与通信专委会和女工委委员,通信学报编委。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委会副理事长,湖南省信息技术虚拟仿真中心负责人。近年来主持物联网、端边云计算、应急救援等方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及企业合作等3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湖南省技术发明二等奖、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


报告二题目:

依托课程实践,培养软件工程能力和素养


报告人:

毛新军 

报告摘要:

本报告介绍了基于开源和群智的软件工程课程实践教学方法,其核心思想是从阅读和分析开源代码入手来掌握高质量软件开发的技能,利用开源软件来开展软件开发的课程实践,借助群体化学习社区中的群智知识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该实践教学新模式实施了6年,成效显著,学生创新实践能力、软件质量意识和工程素养、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等方面得到显著提升。报告还将介绍了支撑该实践教学新模式的配套教学资源,包括课程教材、教学平台、实践案例、学习社区等。

报告人简介:

毛新军,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优秀教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和湖南省121人才计划,CCF教育专委和教育工委委员,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和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实践教学工委主任。从事软件工程方向的科学研究、教学教改和人才培养工作,“软件工程”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湖南省一流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的主讲老师。近年来组织开展了基于开源和群智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负责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会“制定软件工程课程国家规范”等教改项目,多个软件工程实践案例获全国教学案例竞赛一等奖,出版教材和著作6部,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湖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军队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


报告三题目:

智能时代,华为ICT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报告人:

华为公司代表

报告摘要:

联接+计算+云已经成为构建智能世界的关键基础设施,即将到来的智能世界带来了前沿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巨大的信息人才需求。近年来,华为持续深度耕耘信息与通信技术(ICT),围绕鲲鹏、昇腾和IoT构建开放生态,并持续探索与高校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机制,并开展了大规模应用实践,本报告将围绕华为ICT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华为期望与更多的高校在鲲鹏、昇腾、IOT等领域的科研与人才生态的合作,一起拥抱和引领信息技术革命。

报告人简介:

(待定)


报告四题目:

计算机组成原理在线实践教学


报告人:

谭志虎

报告摘要:

传统组成原理实验重验证,轻设计,受时间和空间的双重约束,难以有效开展具有挑战性的复杂实验,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基于Logisim虚拟仿真软件构建了从逻辑门到CPU的实践教学体系,以五段流水CPU设计为高挑战度任务,努力打造具有高完成度、高满意度、高可用度的实践金课。疫情期间全套实验上线EduCoder在线实训平台,为40多所学校1万余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在线实践

报告人简介:

谭志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院长助理,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结构。主要承担《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系统基础》、《Verilog语言》、《计算机系统能力综合训练》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在中国大学慕课上开设了《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硬件系统设计》两门慕课课程。先后获湖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校实验技术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奖,校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教学质量一等奖,课堂教学卓越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