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分论坛重磅来袭!共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的未来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分论坛重磅来袭!共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的未来
软件定义汽车方兴未艾,AI定义汽车风口又起。在这一发展浪潮之中,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功能软件及相关开发测试工具在内的基础软件扮演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外汽车产业凭借在AUTOSAR体系以及Linux、实时操作系统等开源和商用操作系统上的发展占据了先发优势。国内厂商及行业凭借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也逐渐开始通过自研或行业共建构筑自己的基础软件根基,虽起步较晚却蕴藏着无限可能。如何抓住软件定义和智能化的发展浪潮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形成行业合力和良好产业生态助推产业发展?
2025CCF中国开源大会设立“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分论坛,汇聚学界代表、产业领袖、技术先锋,围绕软件定义与AI定义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实践、国内车用基础软件开源共建体制机制等核心议题,共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的未来!
论坛亮点抢先看
顶级嘉宾阵容:
来自中国计算机学会软件工程专委会与开源发展委员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的学术界及行业专家,与来自主机厂和供应商的一线专家与技术负责人共济一堂。
紧贴产业趋势:
聚焦软件定义汽车、AI定义汽车、车用基础软件开源共建等热点话题,直击行业痛点。
圆桌深度碰撞:
60分钟圆桌论坛,激辩中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发展的机遇、挑战与破局路径。
论坛主旨
汽车产业已经全面进入软件定义时代,而近些年大模型和Agen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催生了AI定义汽车这一新的发展潮流。在这一发展浪潮之中,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功能软件及相关开发测试工具在内的基础软件扮演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国外汽车产业凭借在AUTOSAR体系以及Linux、实时操作系统等开源和商用操作系统上的发展占据了先发优势。国内厂商及行业也逐渐开始通过自研或行业共建构筑自己的基础软件根基,但也面临着如何确定合理技术路线实现跨越式发展、如何形成行业合力和良好产业生态等方面的问题和挑战。为此,本次论坛将围绕软件定义与AI定义汽车技术发展趋势、国内外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实践、国内车用基础软件开源共建体制机制等核心议题开展报告和研讨,共商智能汽车基础软件开源创新的未来。
发起人使命
推动面向未来的中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跨越式发展
彭鑫
复旦大学计算与智能创新学院副院长、教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划入选者。中国计算机学会杰出会员、软件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开源发展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基础软件分会副主任,担任多个学术期刊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软件智能化开发、云原生与智能化运维、泛在计算软件系统、智能网联汽车基础软件等,多次获得国际学术会议和期刊的最佳论文奖、杰出论文奖等奖项。
张文杰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车用操作系统与泛在操作系统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历任四维图新集团高级副总裁及产品技术委员会主席、腾讯云AI平台及物联网总经理、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拥有20多年IT行业、软硬件团队创新及丰富的高管从业经验,是自动驾驶方案、高精度地图及定位感知计算传感器类芯片、云计算大数据平台、AIoT平台及应用、OS系统软件工具及编译器等方面行业的公认专家。
议程速览
嘉宾与报告介绍
张文杰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副主任、车用操作系统与泛在操作系统联合实验室常务副主任、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基础软件分会秘书长。历任四维图新集团高级副总裁及产品技术委员会主席、腾讯云AI平台及物联网总经理、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首席架构师。拥有20多年IT行业、软硬件团队创新及丰富的高管从业经验,是自动驾驶方案、高精度地图及定位感知计算传感器类芯片、云计算大数据平台、AIoT平台及应用、OS系统软件工具及编译器等方面行业的公认专家。
车用操作系统开源共建之路
本次报告将会介绍车用操作系统发展的现状及趋势,并探讨怎样形成以架构、标准为引领车用操作系统核心技术攻关及开源共建的产业生态路径。
段勃勃
映驰科技联合创始人兼CTO。东北大学计算机应用博士,从事汽车软件行业20+年,曾就职于东软、德尔福、欧菲光,目前作为合伙人于上海映驰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研究方向是实时智能计算和传感器融合。
软件定义汽车的软件开发演变与新趋势
目前汽车软件已经完成了以OTA为代表第一阶段的转变,实现了软硬分离。接下来第二阶段的以SOA为代表,目标是通过API化实现软软分离,对于这一趋势,ARM和Amazon等巨头成立了SOAFEE,推动行业发展和落地,目标是实现整车、控制器以及芯片级别的数字孪生,云端实现软件先行的开发。而第三阶段的大潮已经叠加而来,表现为软件转换形态为大模型和Agent化。这一趋势,给行业和基础软件领域以极大的挑战,目前业界从商业软件和开源软件角度都进行了积极探索。
商国平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上海)有限公司研究院院长。在汽车电子领域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积累,多年来积极推动东软睿驰的技术创新和领先的产品发展战略,以软件为核心,在软件定义汽车产业发展时代背景下,聚焦基础软件操作系统、车云一体、智能驾驶等关键领域,面向主机厂、产业上下游合作伙伴提供软硬一体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AIDV时代,基于AUTOSAR的AIOS创新实践
随着汽车产业进入以智能化为核心竞争力的新阶段,人工智能与汽车的融合正为车企带来新的差异化价值。未来AI将作为系统级服务为车内自动驾驶、整车控制等领域的众多应用提供支持,特别是到多域融合的发展阶段,AI将为大量应用提供通用基础服务。在此背景下,构建一个支持跨平台、跨车型且开放、灵活的整车操作系统,实现应用跨车云灵活部署,将进一步实现整车级的智能化创新加速,同时有效支撑车内AI应用的创新迭代速度,从而推动汽车行业迈入更加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崭新未来。
张毅峰
软件架构师。目前在上汽创新研发总院软件部门负责智能网联相关基础软件的项目预研、新技术导入及行业趋势跟踪等工作,是集团基金会的多个产学研课题负责人,也是AUTOSAR中国中心的项目发言人。长期从事一线研发工作,具有丰富的车载嵌入式软硬件协同开发经验,负责过集团多个嵌入式项目的基础软件开发和管理工作,对智能化时代的车载基础软件核心要素和发展趋势有着深刻的认识和见解。
AUTOSAR:从开放到开源
作为汽车行业软件领域的开放系统架构,AUTOSAR广泛应用于车用控制器ECU的开发。在软件定义汽车浪潮的推动下,AUTOSAR也与时俱进,尝试从标准开放走向代码开源。一方面是国内外的一些开源AUTOSAR的工程实践;另一方面是与其他开源组织的深度合作。这都表现出AUTOSAR拥抱变化,拥抱开源的积极态度。
梁浩
系统工程博士,毕业于英国,具有12年系统工程经验,主要聚焦车用操作系统、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应用、汽车数字化平台研发及设计等方向。代表性出版物有《智能网联汽车信息物理系统参考架构2.0》白皮书、《智能网联汽车蓝皮书: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1)》、《中国汽车工业软件发展建设白皮书V1.0》、《车路云一体化系统云控基础平台功能场景参考架构1.0》。
开源创新,推动面向AI的车用操作系统发展
本次报告将会探讨AI发展趋势下物理智能对车用操作系统的需求,阐述普华基础软件在该领域的开源创新实践,包括开源智驾操作系统微内核及安全车控操作系统等,展望AI汽车软硬件协同新生态。
大会现已开启注册报名通道,欢迎大家踊跃报名!
报名网址:https://ccf.org.cn/2025COSC
报名二维码:
大会时间: 2025年8月2日-3日
大会地点:中国 上海 西岸国际会展中心(上海市徐汇区龙耀路7号)
主办单位:中国计算机学会(CCF)
承办单位: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
CCF中国开源大会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主办的2025 CCF中国开源大会(CCF ChinaOSC)拟于2025年8月2日-3日在上海召开。本届大会以“蓄势引领、众行致远”为主题,由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教授和CCF开源发展委员会主任王怀民教授共同担任大会主席,上海交通大学陈海波教授、重庆大学文俊浩教授担任执行主席。本届大会将依托上海国际化创新生态与科技产业集聚优势,汇聚陈左宁、鄂维南、吕建、梅宏、郑纬民等顶尖专家学者,以及包云岗、陈云霁、郭耀、侯锐、胡欣蔚、金海、刘旭东、任旭东、田广礼、王兴兴、武延军、谢涛、章文嵩等多位来自高校/企业的开源领军人物(更多嘉宾正在确定中),共同探索开源操作系统、开源芯片、开源大模型开源具身智能等关键领域的前沿发展。通过开放协作与跨界融合,激发技术创新活力,推动产业数字化升级,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作为中国开源领域的年度盛会,大会诚挚地邀请开源领域学术界、企业界、教育界的学者、从业者、师生等前来参会,共见中国开源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