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NCCA 2025 | 智慧海洋论坛

阅读量:1 2025-07-09 收藏本文

CCF第40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CCF NCCA 2025)将8月6-9日在北京举办。其中专题论坛“智慧海洋”以“智慧海洋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从事智慧海洋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海洋智能感知和信息传输方面的热点、痛点问题以及最新技术进展等进行深入分析、交流,共同推动智慧海洋的应用创新。欢迎注册大会参与本论坛。


图片

图片



“智慧海洋”专题论坛

海洋强国是我国的重要国家战略,认识海洋、关心海洋、经略海洋是海洋强国战略的核心,而认识海洋是关心海洋、经略海洋的基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成为人们认识海洋的主要手段,信息技术与海洋交叉融合而成的智慧海洋成为信息技术应用的新方向,引起了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如何才能更精准地感知海洋、更有效地传输海洋信息依然是海洋智慧化发展中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论坛以“智慧海洋助力新质生产力”为主题,邀请从事智慧海洋研究的专家学者就海洋智能感知和信息传输方面的热点、痛点问题以及最新技术进展等进行深入分析、交流,共同推动智慧海洋的应用创新,助力国家海洋强国!




主  席



图片


于 红

大连海洋大学 教授

于红,女,博士,教授,辽宁省教学名师,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人层次。CCF杰出会员,CCF信息系统专委执行委员、CCF教育专委执行委员、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会执行委员,CCF大连分部主席,大连市计算机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海洋渔业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海洋渔业188体育app官网:、鱼类行为分析等,主持国家海洋公益项目、辽宁省重点项目等各类项目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被SCI、EI收录30余篇,获批授权发明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余件,制定地方标准7个,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海洋工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中国水产学会范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一等奖1项,上海市海洋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获批辽宁省一流课程1门,辽宁省优秀教材1部。

图片


王胜科

中国海洋大学 副教授

王胜科,博士,中国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视觉及模式识别。CCF杰出会员,现任CCF青岛分部秘书长,曾任CCF YOCSEF青岛主席。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主持1项领域基金,主持横向合作项目6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装备预研项目等项目5项,其他省市级项目9项;获省市级科研奖励4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



特邀讲者



图片


赵云鹏

大连理工大学 教授

赵云鹏,大连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优秀青年基金、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等,主要从事深远海设施养殖工程与装备、海洋牧场与生态修复工程等海洋资源和能源工程与装备研究工作。担任水产领域top期刊Aquacultural Engineering副主编,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被SCI收录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1项,主持编写国家标准1部。成果获第二十三和二十四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各类科研奖励10余项。牵头成果入选2020年首届“辽宁省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积极参加科普宣传,多次作为主讲人得到CCTV10《试验现场》、CCTV17《我爱发明》栏目等央视重要媒体的广泛报道。

报告题目:海洋污损生物对养殖设施安全影响机制及防控技术

摘要:海洋污损生物(如藤壶、藻类等)在养殖设施表面的附着与滋生,显著威胁设施结构安全及养殖效率。赵云鹏教授团队研究发现,污损生物通过增加设施载荷、加速材料腐蚀及阻碍水流,引发结构疲劳、连接件失效及网箱变形,显著降低设施稳定性和寿命。研究揭示了污损生物对设施力学性能的动态影响机制,并提出多级防控策略:开发环保型防污涂料抑制生物附着,优化结构设计增强抗污能力,结合智能监测系统实现污损状态实时预警,并通过机械清洗与生物防污技术协同应用提升防控效率。研究成果为保障深远海养殖设施安全运行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图片


董昌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教授

董昌明,教授,博士生导师,于1997年和2002年分获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哥伦比亚大学双博士学位、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首席科学家,现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副院长,人工智能海洋研究院院长、国际地球流体研究中心主任、南京信大海洋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海洋动力学、区域海洋数值模拟、实验地球流体力学和人工智能海洋学。先后主持科技部、国家基金委等机构资助的科研项目,发表了150多篇的学术论文,其中SCI论文130余篇,出版专著五部。

报告题目:人工智能海洋学研究进展

摘要:本报告将系统介绍人工智能在海洋学中应用,报告海洋大数据的构成、人工智能技术在海洋特征识别、海洋变量预报、海洋参数估算和智能海洋数值模式等方面的进展。同时讨论人工智能海洋学发展中遇到的挑战。

图片


叶章颖

浙江大学 教授


叶章颖,浙江大学教授、海洋研究院研究员;副所长,曾任校学科建设处专聘副处长。国家大宗淡水鱼产业技术体系智能化养殖岗位科学家、农业农村部设施农业装备与信息化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农业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农业工程学会水产工程分会、数字乡村建设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农业机械学会设施农业装备服务团高级专家,中国农学会智慧农业分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智慧渔业工程技术与装备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共7项,三新装备证书3个。研发的电催化水处理设备、转鼓式微滤机、智能投饲系统、鱼虾计数器和疫苗注射机等已在全国30余省市应用,并推广至日欧和一带一路15余国家。

报告题目:智能化技术在设施养殖中的应用与探索

摘要:报告围绕计算机视觉、声学和深度学习等技术在设施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重点介绍设施养殖智能装备领域的技术革新和产业化应用。另外还基于自己的思考,指出了现阶段产业应用智能化技术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智慧渔业发展的技术路径和模式。

大会概况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机应用专业委员会、北京邮电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联合承办的CCF第40届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CCF NCCA 2025)将围绕 “智驱创新自立攻坚,数实融合锻强新质” 主题于2025年8月6-9日在北京·中国科技会堂举办。


大会拟邀请多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50余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获得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计算领域及其行业应用领域的国家级人才、顶级专家学者、企业家共同探讨人工智能+应用,大会还将围绕可信医学人工智能、智慧气象、可信数据空间、信息系统应用与安全评测、智慧海洋、工业人工智能、AI大模型、期刊编辑面对面、青年学者国际影响力、技术公益等10余场面向不同领域学者、产业的活动,共同展开思辨交流,尤其是在大规模预训练语言模型赋能千行百业的应用方面,将共享产学研创新合作新成就,共谋经济社会应用新前景。


大会期间还将举办中国计算机应用技术大赛——全国总决赛,“全国智能无人车大赛”、“全国算法精英大赛”、“全国测试开发大赛”等多条赛道将汇聚超过3000人同场竞技,以赛促学,产教融合,协力助推计算机应用赋能新质生产力。


目前,中国计算机应用大会已经发展成为CCF的重要学术交流会议之一,并连续多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重要学术会议指南推荐会议

图片

会议注册

https://ccf.org.cn/ncca2025


图片
扫描注册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