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量子芯片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 | CQCC2025专题分会

阅读量:62 2025-06-26 收藏本文

第四届CCF量子计算大会(CQCC2025)将于7月21-23日在成都举办。其中专题分会“量子芯片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聚焦超导量子芯片设计、仿真、封装等关键技术及其自动化设计工具,为我国量子芯片自主设计和仿真优化研究提供借鉴参考。欢迎注册大会参与本分会。



图片

大会概况


CQCC2025大会为期三天,以“量子计算融合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为主题,将汇聚量子计算与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专家,从学术研究、人才培养、产业应用、标准制定等多维度全方位探索量子计算与量子科技这一具有战略意义的未来产业,呈现学术、技术和产业等方面精彩内容,搭建高水平交流平台。


大会特邀薛其坤、苏刚、丁津泰、翟荟、张潘、王磊、苏晓龙、邓东灵等知名院士、专家作大会报告。并举办多场精彩专题分会。


量子芯片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分会

随着量子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量子芯片的规模在不断扩大,设计和制造面临着更大的复杂性。传统的设计流程依赖于手动操作和经验积累,难以有效满足快速迭代和高精度需求。因此,开发高效的自动化设计工具显得尤为重要。量子芯片的设计需考虑芯片拓扑的设计、组件电学参数的计算、多物理场的仿真和优化等诸多环节。量子电子设计自动化(Quantum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QEDA)工具的出现,不仅可以整合先进的设计算法和模型,提升设计效率,还能够集成不同设计流程到同一框架,以满足快速发展的量子计算市场的需求,因此成为大规模量子芯片设计的一个研究热点。

目前,QEDA 工具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当前国内外的一些工具各具优势和局限:Qiskit-Metal通过其模块化设计和自动化流程,简化了超导量子芯片的设计,但在大规模芯片的自动布线上仍存在局限;KQCircuits提供超导量子电路的自动化设计、布局和仿真支持,但易用性不强,且目前缺乏成功案例;QuantumPro依托先进的电磁仿真技术,为量子比特和谐振器设计提供了高效支持,但难以支撑处理复杂的多量子比特架构。目前国内QEDA发展也如火如荼,EDA-Q、本源坤元、量旋天乙等工具各有所长,与国外同类产品没有明显差距,有望改写经典EDA领域全面落后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

本分会聚焦量子芯片设计及其自动化技术,为我国量子芯片自主设计和仿真水平不断提升提供借鉴参考,同时积极推动本领域开源生态建设,为未来量子计算领域中美战略博弈提供有力支撑。


分会日程

图片

主席



图片

穆清

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

穆清,信息工程大学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教师,CCF高级会员、CCF量子计算专委会执委、CCF YOCSEF郑州副主席,长期从事超导量子芯片设计制备相关研究。先后主持量子计算领域国军标课题1项,省部级科技攻关项目2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河南省重大专项等国家和省部级项目6项;发表SCI论文1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2项;出版量子领域学术专著1部;荣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

图片

邓金凤

浙江大学

邓金凤,2024年入选全国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以共同第一作者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2篇论文。在超导量子芯片上操控观测光的量子拓扑态,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发文并获一项授权发明专利。完成数字量子模拟弗洛凯对称保护拓扑相的实验,相关成果发表于Nature。曾获2022年博士生国家奖学金、2023年浙江大学最高奖学金“竺可桢奖学金”、2023年“启真杯”浙江大学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奖等。


报告嘉宾及内容


图片

钟有鹏

深圳国际量子研究院 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