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F昆明举办:“大模型与边缘计算赋能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论坛
2024年12月21日,由由CCF主办、CCF昆明会员活动中心(简称:CCF昆明)承办的“大模型与边缘计算赋能智能制造:产学研协同创新之路”论坛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国际会议中心圆满举办。
本次论坛由CCF 昆明主席、昆明理工大学姜瑛教授、CCF昆明秘书长、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院长王红斌教授和CCF昆明执委员云南省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主任余正涛教授共同担任执行主席。论坛邀请到中山大学陈建国副教授、润和软件石磊技术总监和云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健博士担任报告嘉宾。来自CCF昆明、CCF YOCSEF昆明及程序员参会人员共计50余人参加本次论坛活动。
论坛活动开始,由CCF昆明秘书长王红斌介绍本次论坛的背景和主题,并对中国计算机学会(CCF)及CCF昆明活动中心进行了简介。
CCF昆明秘书长王红斌介绍本次论坛背景
首先,中山大学陈建国副教授作题为“大模型与工业188体育app官网:的构建与优化”的报告。他在报告中指出,在当下智能制造的浪潮中,“端边协同”技术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通过对智能制造发展背景与趋势的深入剖析,陈建国副教授着重强调了 AI 赋能与绿色制造是推动该领域前进的两大关键要素。在AI赋能方面,传统制造企业由于观念上的差异,目前其 AI 应用大多停留在改良阶段,与真正意义上的全面AI应用仍存在较大差距。而绿色制造从算法优化到企业实际执行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棘手难题。此外,自主可控与产业化也是当前面临的重要挑战,例如算法在国产硬件上的运行效果不尽人意,产业化进程不应仅仅局限于会议中的讨论与规划。
作为中山大学百人计划青年学术骨干,陈建国副教授分享了其团队在“大模型端边协同训推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果。他表示,大模型与边缘计算的融合是智能制造未来发展的关键趋势,然而从实验室的理论研究到实际产业应用落地,还需要克服算力、存储等一系列难题。为此,陈建国副教授带领团队在大模型系统软件和算子库展开了深入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底层算子方面,坚持自主研发以确保整个技术体系的自主可控;在系统软件适配性上,成功攻克了大模型在不同操作系统下的部署难题;在模型轻量化部署方面,从多个维度入手,有效解决了资源受限环境下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全面的设计优化。陈建国副教授还特别强调了跨领域合作在智能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性。他呼吁企业、高校以及研究院所应加强合作,携手攻克技术难关,共同推动智能制造产业迈向新的高度,为我国制造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陈建国副教授作报告
随后,润和软件技术总监石磊于分享了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前沿探索,作了题为“边缘计算在智能制造领域的落地案例”的报告,报告中深度剖析了润和软件在该领域的实践心得与战略蓝图。
石磊详细解读了公司依托开源鸿蒙和开源欧拉操作系统构建的“1+2+3+8”战略架构,并展示了在物联网融合平台、数字智能平台以及电源智能计算平台等多方面取得的技术突破与应用成果。他着重介绍了在能源、教育、煤炭和电力等行业开展的试点及商用项目,这些项目充分彰显了边缘计算于智能制造场景中的实际应用效能与价值。
此外,石磊还针对当前大模型在制造领域应用时所面临的数据不规则、质量良莠不齐等挑战发表了见解,强调以逻辑规则与大模型相融合的策略来破解实际生产难题的关键意义,为众多企业于智能制造转型的浪潮中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借鉴与参考经验。
润和软件技术总监石磊作报告
最后,云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健博士作了题为“产教融合实验室-产业链-产业生态-云南专用芯片设计产业集群的建立”的报告,李健博士详细阐述了产教融合的核心内涵以及产业生态环境构建的关键要点,并着重强调了龙芯芯片联合创新实验室的设立对于产业链与生态链发展所起到的重要推动作用。
云南省信息安全测评实验室主任李健聚焦于产业生态构建,以龙芯芯片联合创新实验室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产教融合在助力专用芯片设计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效能与实践策略。李健指出,产教融合的实质在于实现资源的高效共享,借助高校、企业以及政府等多元主体间的协同合作模式,搭建起从实验室起步,逐步延伸至产业集群乃至产业生态的全方位发展链路。他进一步详细介绍了实验室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与实施规划:在 1 至 2 年期间,计划携手多所高校推出具备初步应用价值的专用芯片及嵌入式应用模块,并同步培育专业人才;至 2 至 3 年时,达成产品的产业化应用;在 3 至 5 年的周期内,将云南塑造成为专用芯片设计领域的关键骨干产业基地之一,显著提升云南在该领域的国内影响力与国际知名度。李健着重强调,持续创新乃是驱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引擎,凭借构建合作机制、培育人才、实战演练、持续开发创新以及合理的知识产权共享等一系列举措,能够切实整合各方优质资源,有力推动产业生态的健康、良性发展,为云南省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且强劲的支撑力量。
云南省计算机学会理事长李健博士作报告
随后圆桌交流环节,参会嘉宾围绕 “工业场景下大模型云端训练与边缘本地推理的部署模式平衡之道”、“工业场景下大模型云端训练与边缘本地推理的部署模式平衡之道” 和“如何借助产教融合模式,培育出既熟练掌握大模型、边缘计算技术,又深谙工业流程的复合型人才?”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各位参会人员积极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通过激烈的思想交流和深入讨论,本次论坛为智能制造领域的产学研合作创新提供了丰富的思路和实用的方案,同时搭建了一个供专家学者交流思想、分享经验的平台,而且在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最后,由CCF昆明主席姜瑛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
CCF昆明主席姜瑛教授作总结
集体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