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体育app官网_188体育投注

返回首页

CCF@U948:CCF计算机应用专委走进华南师范大学

阅读量:0 2023-05-08 收藏本文

CCF走进高校第948

敬请关注


由中国计算机学会(CCF)主办,CCF计算机应用专委专委、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CCF走进高校活动,将于2023511日在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召开,敬请关注。


时间:2023511日(星期四)09:00-12:00

活动地点:华南师范大学佛山校区南海校园教学楼A408室

活动流程

(一)09:00-9:10 主办方与承办方致辞

  主持人: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副院长 余松森教授

  主办方致辞 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应用专委会主任许斌教授

  承办方致辞 华南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 曾碧卿教授

(二)09:10-12:00 系列学术报告

  09:10-10:00 报告一:Web3.0时代下的健康数字孪生和电子药

  讲者:湖南大学/国家超算长沙中心 彭绍亮教授

  10:00-10:50 报告二:智慧林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讲者: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邝祝芳教授

  10:50-11:40 报告三: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在音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讲者:腾讯音乐娱乐(深圳)有限公司 周蓝珺专家研究员

  11:40-12:00   活动总结


报告信息:

报告题目:Web3.0时代下的健康数字孪生和电子药

报告摘要:元宇宙也称Web3.0,是一个平行于现实世界,又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虚拟映射空间,每一个个体都会在这个虚拟空间拥有一个永生的健康数字孪生,这个健康数字孪生包括每个人的医疗健康数据、多组学数据、神经记忆和音容笑貌等信息。元宇宙时代线上+线下的工作生活方式还会带来新的医疗健康问题,包括精神和神经系统疾病、心脑血管、帕金森、阿尔兹海默症、肿瘤、心理健康、睡眠障碍等。数字疗法和电子药近期也在呈快速增加趋势,患者从医生开具处方获得的可能是某款手机APP、软硬件结合的游戏产品。数字疗法使得互联网和科学技术的巨大潜能在医疗行业中完全释放,而2020年疫情的全面爆发,这个特殊的时刻成为了加速了数字疗法脚步的契机,软件即药。一旦健康遭遇风险,医疗可以像打开微信一样,随时在线。我们研发的数字疗法软件和电子药就有一套从防控到治疗的系列解决方案,目前系统已经鉴定验收,并在湘雅、湖南省人民医院等多家三甲医院测试应用。下一步,基于每个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医疗多组学大数据,可以帮助我们预防、治疗并管理疾病,打破时空界限,为每个个体构建元宇宙中永恒的健康数字孪生,彻底改变我们求医和健康生活方式。


嘉宾简介:


长江学者,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超级计算长沙中心副主任,湖南大学"岳麓学者"二级教授/博导。从事大数据、生物信息、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研究。出版学术专著7部,在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论文引用8000余次。主持参与天河系列超级计算机应用软件研发工作,国家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重点项目,973/863项目等13项。获201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9年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排名1),2013年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21CCF技术发明二等奖(排名1),2018CCF自然科学二等奖(排名1),2016年立三等功。是中央军委科技委生物交叉立项专家组成员、国家科技部/工信部/教育部会评专家、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CCF计算机应用和生物信息专委副主任和YOCSEF总部AC委员、CCF高性能计算专委常委、大数据专委常委、区块链专委委员,CCF杰出会员和杰出讲者、湖南省生物信息学会理事长(发起人),担任2SCI期刊执行主编和多个国际期刊副主编等。2020年联合创立全球第一个《Metaverse》元宇宙国际学术期刊,任Editor-in-Chief(主编),获得2022世界元宇宙生态大会元宇宙领军人物奖和2022“元宇宙30人创新人物奖


报告题目:智慧林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

报告摘要:物联网即万物相连的互联网”,实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人、机、物的互联互通,是未来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本报告首先从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入手,介绍最新的研究进展,然后介绍物联网在智慧林业中的应用,包括林火监测、病虫害防治 、道路视频监控、野生动植物保护、智慧林业种植、智慧林业工程等应用场景。最后针对典型的智慧林业应用场景,介绍智慧林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实践。

嘉宾简介:


邝祝芳,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生院副院长,新一代通信网络与大数据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芙蓉学者,湖南省121创新人才,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湖南省高校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标兵。国家林草局林业和草原科学大数据国家创新联盟理事,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杰出会员、CCF物联网专委执委、CCF网络与数据通信专委执委、CCF YOCSEF长沙主席、中国林学会林业计算机分会理事、湖南省计算机学会常务理事、湖南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湖南省物联网学会理事、湖南省高教学会计算机教育专委会理事。主持国家自科基金2项,主持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主持横向项目6项。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科基金、948项目、湖南省自科基金、湖南省科技厅项目等6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出版译著1部;申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项。第一作者或通信作者在高水平国际国内期刊发表SCI/EI论文60余篇,其中CCF-A、中科院一区、IEEE/ACM Transactions期刊论文10余篇,2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发表的期刊主要包括IEEE TIIIEEE IoT-JIEEE TWCIEEE TVT、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通信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获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级奖1项(排名第1),湖南省计算机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排名第1)


报告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自然语言处理在音乐领域的研究与应用

报告摘要:近年来,深度学习已经彻底革命了人工智能的绝大多数领域,自然语言处理(NLP)也不例外。在过去的10年里,自然语言处理的研究经历了4个范式的转变(分别为:传统机器学习时代的监督学习,神经网络时代的监督学习,预训练+精调 以及 预训练+Prompt提示+生成),是AI领域进展最快速,最具颠覆性的领域之一,对计算机视觉、语音等方向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次讲座针对NLP在音乐领域面临的独特挑战,结合实际应用场景详细介绍这4个范式的转变过程,以及我们如何应对其中的挑战。同时也会介绍近期最为火热的大语言模型,以及我们在此方向的相关研究和落地成果。

嘉宾简介:


周蓝珺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博士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是中文信息学会情感计算专委会会员、深圳市人工智能学会会员、哈工大(深圳)研究生校外导师、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周蓝珺的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与推荐系统,在Neural Networks/ACL/EMNLP等国际期刊或会议上发表论文17篇。现任腾讯音乐娱乐集团专家研究员,大语言模型团队负责人,搜索算法团队负责人,曾带领团队从01建设音乐搜索引擎与自然语言处理中台,每日请求量超5亿次。



CCF微信公众号,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