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讲者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如有讲者信息需要更新,请发邮件至membership@ccf.org.cn
序号 | 演讲者 | 任职单位 | 演讲题目 |
1 | 艾清 | 北京师范大学 | 量子计算与量子物理 |
2 | 安鹏铖 | 南方科技大学 | 探索智能交互技术对学习环境及儿童创造性表达的支持 |
3 | 边耐政 | 湖南大学 | 基于能力表现量化评估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设计 |
4 | 边松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全同态加密数据库及编译器设计/同态加密算法编译 |
5 | 卜磊 | 南京大学 | 软件学院2.0-创新能力培养/开放不确定场景下软件可信构造与保障 |
6 | 操宜新 | 香港理工大学 | Minimum sum vertex cover: a parameterized view |
7 | 曹晟 | 电子科技大学 | 网络安全、区块链、数据挖掘 |
8 | 曹付元 | 山西大学 | 地方高校计算机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
9 | 曹健 | 上海交通大学 | 推荐系统公平性 |
10 | 曹元 | 河海大学 | 现代真随机数发生器芯片设计/新型硬件安全芯片: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和随机数发生器 |
11 | 曾安 | 广东工业大学 | 生成式人工智能驱动的科技前沿与智慧医疗应用 |
12 | 曾德泽 | 中国地址大学(武汉) | 边缘原生计算:趋势、探索与展望、机密计算:初探与展望 |
13 | 常明 | 内蒙古华智AI科技有限公司 | 数据标注:人工智能的基石 |
14 | 陈超 | 重庆大学 | 交通流量预测与路网表示学习/基于城市时空数据的表示学习 |
15 | 陈超超 | 浙江大学 | 机器逆学习 |
16 | 陈贵海 | 上海交通大学 | 数据中心的未来技术 |
17 | 陈河兵 | 军事医学研究院 | 3DDAS: Unveiling the Role of 3D Chromatin Structure in DNA Double-Strand Breaks |
18 | 陈晋鹏 | 北京邮电大学 | 社会媒体与数据挖掘 |
19 | 陈俊颖 | 华南理工大学 | 大模型,图像视频处理,多模态分析,机器人,智慧医疗 |
20 | 陈恺 |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 智能化漏洞发现与利用 |
21 | 陈孔阳 | 广州大学 | 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物联网 |
22 | 陈铭松 | 华东师范大学 | 智能信-物融合系统设计自动化 |
23 | 陈伟能 | 华南理工大学 | 分布式多元协同的群智进化优化方法/多智能分布式群智进化优化 |
24 | 陈武辉 | 中山大学 | 基于显存优化的大模型推理服务加速技术研究 |
25 | 陈咸彰 | 重庆大学 | 终端存储系统的智能优化方法探索 |
26 | 陈向群 | 北京大学 | 101计划牵引下的操作系统课程教学改革实践 |
27 | 陈晓军 | 上海交通大学 | 基于AI/AR的手术导航与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28 | 陈雨亭 | 上海交通大学 | 面向低内存的AI编译优化编排技术 |
29 | 陈跃国 | 中国人民大学 | 智慧治理中的数据挑战 |
30 | 陈振宇 | 南京大学 | 智能软件工程:机遇与挑战 |
31 | 陈志峰 | 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 | 智能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 |
32 | 陈梓立 | Apache 软件基金会 | 一切为了好玩:软件开发的第三条道路 |
33 | 成生辉 | 暨南大学 | 科技传播、人工智能、可视化 |
34 | 成元庆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三维集成电路设计 |
35 | 程渤 | 北京邮电大学 | 智能物联网服务平台及应用 |
36 | 崔江涛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计算机类专业建设思考—从持续改进机制到拔尖人才培养 |
37 | 崔金华 | 华中科技大学 | 近似闪存存储系统 |
38 | 崔津华 | 湖南大学 | 硬件辅助的机密计算数据安全 |
39 | 崔立真 | 山东大学 | 可信数据要素流通关键技术 |
40 | 崔学峰 | 山东大学 | Advancing a Unified Deep Learning Framework for Peptide and Molecule Mass Spectrometry/AI for Life Science/通过交叉注意力和中心性嵌入促进基于深度学习的对接 |
41 | 代成 | 四川大学 | PSFL:智能交通系统中联邦分割学习的分布式模型训练 |
42 | 翟永杰 | 华北电力大学 | 输电线路视觉检测中生成式图像样本研究与探索 |
43 | 邸志雄 | 西南交通大学 | 历久弥新的EDA |
44 | 董德尊 | 国防科技大学 | 面向超算与智算的高性能互连通信技术 |
45 | 董威 | 国防科技大学 | 人机物融合计算技术及应用 |
46 | 董云卫 | 西北工业大学 | 智能软件工程的理论与方法概述/数字化转型与数据治理 |
47 | 范举 | 中国人民大学 | 面向数据跨域流通的关系数据生成技术 |
48 | 范明明 | 香港科技大学 | 智慧助老:沉浸式“适老化”交互技术设计 |
49 | 范晓亮 | 数字福建城市交通大数据研究所(厦门大学) | 可信联邦学习与行业大模型应用初探 |
50 | 范永开 | 中国传媒大学 | 数据安全与区块链的可扩展性/数据要素流通背景下的区块链可扩展性 |
51 | 方志军 | 东华大学 | AI 赋能:重塑纺织服装行业的未来 |
52 | 丰小月 | 吉林大学 | 人工智能助力药物靶标预测 |
53 | 冯诚 | 东北林业大学 | 智能物联网、强化学习 |
54 | 冯丹 | 华中科技大学 | 提升新型固态盘性能的软硬协同优化方法 |
55 | 冯洋 |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 从多模态到多语言再到自我进化,大模型的增强之路 |
56 | 付新 | 达梦数据技术(江苏)有限公司 | 分布式数据库架构探索与实践 |
57 | 付印金 | 中山大学 | 云存储安全与大数据保护 |
58 | 甘新标 | 国防科技大学 | TianheGraph:天河图计算优化与应用 |
59 | 高承实 | 安徽栈谷科技有限公司 | 生产要素定义下的数据流转流通和作用发挥 |
60 | 高琳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Graph-based Modeling for Single-Cell Omics Data/Computational Problems in Single-Cell Omics Data Analysis |
61 | 高艳博 | 山东大学 | 视频编码 |
62 | 高云君 | 浙江大学 | AI赋能的时空数据计算的进展与展望/时空大数据智能计算:挑战与进展/多模态大数据管理与计算:挑战与机遇 |
63 | 高赞 | 天津理工大学 | 面向复杂监控场景的换衣行人重识别 算法研究 |
64 | 高正明 | 荆楚理工学院 | 群体智能 |
65 | 耿祯 | 阿里巴巴 | AI infra/AI编译/多面体编译/推理引擎 |
66 | 宫辰 | 南京理工大学 | 面向开放场景的学习问题初探 |
67 | 郭斌 | 西北工业大学 | 人机物融合群智计算:理论探索与实践 |
68 | 郭兵 | 四川大学 | 嵌入式系统的低能耗软件设计方法 |